心源性休克升压药物应用的一些细节
2022-08-18 08:04
心源性休克中升压药物的使用有很多的细节需要临床医师们熟记:
1、心源性休克患者应接受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用到极量时可以联合使用多巴胺和间羟胺。
2、去甲肾上腺素以低剂量0.1μg/(kg.min)开始,根据需要每5~10min调整一次,逐渐增加剂量以使MAP达到65~70mmHg。如果去甲肾上腺素加到大剂量[2μg/(kg.min)]MAP仍不能达标,则应考虑进一步提高心输出量的治疗,必要时使用机械循环支持。
3、右心衰竭相关的心源性休克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维持患者血压。
4、去甲肾上腺素由于其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刺激的选择性作用,也会增加心脏排血指数CI,但不会显著增加心肌氧需求;
5、去甲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强于多巴胺:
6、去甲肾上腺素的半衰期为2-3分钟,在肾功能衰竭时不需要调整剂量;
7、与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少;
8、抗利尿激素作为脓毒性休克的二线血管升压药,但缺乏其用于心源性休克的证据;在需要高剂量NA和难治性舒张性休克患者中作为添加用药;
9、肾上腺素为二线用药:苯肾上腺素不被推荐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
10、高剂量的血管升压药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急性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相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源性休克,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脓毒性休克,升压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