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介入修复进展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者发文

2022
08/17

+
分享
评论
我爱瓣膜
A-
A+

这种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治疗非中心性MR、向中低危人群扩展、应用于三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失效后再次介入治疗以及现有器械进一步迭代升级,全新器械的设计研发等。

二尖瓣反流(MR)较为常见,而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证据最多的介入治疗手段。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已成为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潘文志等就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的定义、分类及技术更新进行了阐述。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的定义

2020年ACC/AHA发布的瓣膜病管理指南将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单独命名为“为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EER)”,以区别于其他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以及仅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以体现对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的强调与肯定,不过这份指南未进一步进行定义。

作者目前将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定义为一项基于外科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经导管介入技术,其采用二尖瓣夹合装置,经股静脉或心尖路径置入,在超声及X线引导下夹住MR区的前、后瓣叶并使之接合,使心脏收缩期时瓣叶之间间歇减少或消失,而舒张期时瓣口变成双孔或多孔,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MR的效果。

器械分类及创新:MitraClip、PASCAL以及ValveClamp系统为主流

锁定装置是二尖瓣夹子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在捕获夹合二尖瓣叶后防止夹子打开。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的器械可根据夹合装置的锁定原理分为机械锁定、自锁定和闭环锁定三类,代表器械分别为MitraClip、PASCAL以及ValveClamp系统。

MitraClip G4是最新一代TEER器械,夹臂增宽至6 mm,操作更便捷,可实现瓣膜分别捕获,心房压力检测。

TCT2021年公布的EXPAND G4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手术的成功率为97.4%。30 d随访时,95.9%患者MR≤2+,平均压差4.4 mmHg,30 d全因死亡率为1.5%,其效果已经接近外科手术效果。

PASCAL Ace系统的基本形态及工作原理同PASCAL,但其夹臂更窄、中央的隔离球更小。

German CLASP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手术的成功率为96.4%,30 d随访时,器械成功率为81.9%,临床成功率为86.9%。

CLASP研究2年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示,78%的患者MR≤1+,97%患者MR≤2+。

就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的输送系统而言,目前根据不同手术路径的需求,已衍生出两种类型,分别为经股静脉-房间隔路径的双层可调弯系统和经心尖路径的刚性输送系统。

其中前者经股静脉路径是当下主流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器械MitraClip和PASCAL采用的手术路径;后者经心尖路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ValveClamp独创的输送系统。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有一定局限性:

引起瓣口狭窄;与外科手术相比适应证局限;术后复发,再次行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存在困难;远期效果缺乏足够证据;效果较外科手术局限。

这种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治疗非中心性MR、向中低危人群扩展、应用于三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失效后再次介入治疗以及现有器械进一步迭代升级,全新器械的设计研发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修复,导管,技术,器械,二尖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