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发现小儿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食欲下降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近日,来自合肥的张宝宝(化名)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进行了“巨结肠根治术”,为他进行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大奇”,张宝宝也成为我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年龄最小的患儿。这是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在安徽省小儿外科治疗领域的首次应用,标志着我院小儿微创外科技术再上新台阶,将为更多患儿带来健康福音。
年仅2岁的张宝宝,长期被“便秘”困扰,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无果,最终经我院小儿外科苏义林主任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患儿年龄小、体重只有10kg,手术需要游离盆腔无神经节肠管,难度较大,一旦损伤盆神经和盆底肌肉,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因此要求手术操作精细,解剖精确。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与沟通,苏义林及其团队决定选用操作更为精细的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
由于患儿年龄小,手术和麻醉风险程度高。术前,小儿外科团队与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就如何安全、成功完成手术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充分考虑患儿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最大程度减少风险。8月3日,在徐兵主任指导下,麻醉科、手术室等医护团队保驾护航,苏义林、王亮、朱宇飞团队借助“大奇”超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高水准完成了这台巨结肠根治手术,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中出血仅20毫升。
据苏义林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精准性很高的微创手术,其优势在于机器人手臂具有人手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性,而且可以到达普通腹腔镜器械无法触及到的间隙,并模仿人的手腕及手指完成精细动作。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损伤,缝合优势更明显,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
目前,张宝宝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我院上岗后,已相继在泌尿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广泛使用,今后也将更多应用到小儿外科手术中,进一步满足广大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
小儿顽固性便秘,小心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叫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指肠管的发育畸形,该段肠管由于缺乏神经节细胞就会导致肠管的持续痉挛,使粪便堆积在近端的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从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比如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的便秘,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反复的呕吐。
小儿的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是一种不可自愈的疾病,但是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一旦确诊,均应进行巨结肠根治术。
当家长发现小儿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食欲下降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外科简介
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外科是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小儿外科疑难、重症疾病的诊疗中心之一,在省内率先发展、完善小儿腔镜等新技术。小儿外科现有床位51张,年门诊人次2万余人,年出院病人3千余人,年手术台次2千余台。对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肿瘤及小儿外科急腹症、急性创伤、急性感染等急危重症均有丰富经验,开展了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等疑难复杂手术。
近年来加大在新生儿疾病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先天性疾病在新生儿期得以一期根治。在小儿泌尿生殖系统领域,肿瘤综合治疗长期生存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2019“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小儿外科进入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策划 / 刘军 方萍 主编 /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咏 供稿 / 王亮 组稿 / 方咏 审核 / 苏义林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