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滤泡性淋巴瘤(FL)?
随着更多新药的出现,淋巴瘤已非不治之症,多种新型疗法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淋巴瘤有望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也有更强的意愿及需求了解更多新的研究进展。
为了向淋巴瘤患者传递淋巴瘤诊疗相关的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提高患者规范治疗的认知,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携手淋巴瘤之家发起了“2022年淋巴瘤科普直播”项目,邀请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兵教授及李志峰教授为滤泡性淋巴瘤病友们带来“初治滤泡淋巴瘤的规范治疗”的科普讲座。
小编将内容整理为大讲堂,建议感兴趣的初治及观察期病友们收看,希望大家能够最大化的获益于规范化诊疗及新的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树立康复信念!
内容摘录
1
什么是滤泡性淋巴瘤(FL)?
滤泡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我国发病率成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较国外低,地域分布上多见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滤泡性淋巴瘤来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85%的患者14号和18号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t(14;18) 导致Bcl-2基因突变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增殖,呈密集“滤泡”生长方式。
FL 典型的免疫表型为:CD20(+)、CD23(+/-)、CD10(+)、CD43(-)、BCL-2(+)、BCL-6(+)、CD5(-)、CCND1(-),部分病例可以出现BCL-2(-)或CD10(-)。同时应该检测Ki-67 指数,FISH 检测可以协助诊断。
滤泡性淋巴瘤的预后评分系统FLIPI和FLIPI2:
• FLIPI-1是利妥昔单抗前时代的预后指数,是回顾性研究得出的结论。
• FLIPI-2是利妥昔单抗时代的预后指数,是前瞻性研究获得,由于使用时间短、病例数少,还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 通常FLIPI-1用于判断OS更佳,而FLIPI-2更适用于PFS分析。
一项纳入了2000-2020年的1845例中国大陆滤泡患者(排除FL 3b或合并DLBCL人群)的中国滤泡性淋巴瘤真实世界研究发现: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滤泡淋巴瘤患病人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偏高,且POD24比例低于欧美人群。患者5年生存数据:5年PFS为61%,5年OS为89%。
2
得了滤泡性淋巴瘤一定需要立刻治疗吗?
(1)滤泡性淋巴瘤的分级与分期
WHO根据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数量,将FL 进一步分为I-III级。FL 1-2级和3A级通常按照滤泡性淋巴瘤的诊疗指南进行治疗,而3B级则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治疗。
临床分期标准如下图:
(2)2022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的治疗建议
• 滤泡1-3a级 I期/II期滤泡患者以积极治疗为主,患者有望得到长期疾病控制;
• 滤泡1-3a级 III/IV期 患者在无治疗指征情况下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具备治疗指征后再开始治疗。
3
所有的滤泡性淋巴瘤治疗方案都一样吗?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正在不断发展:CD20单抗、PI3K抑制剂、CD79b抗体偶联药物、CAR-T、双特异性抗体及EZH2抑制剂等新药层出不穷。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PFS和OS也在不断延长:
2022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方案:
• 含抗CD20单抗的治疗方案是滤泡性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基石;滤泡1-3a级III~IV期治疗从优化化疗方案发展至优化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
• 与R-CVP/CHOP相比,BR方案能够改善患者总生存,但基线PET SUVmax≥13的患者R-CHOP方案总生存优于BR方案;
• R2与R-chemo方案预后接近;
• R维持治疗显著延长FL患者PFS。
4
治疗结束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
(1)调节生活方式
• 淋巴瘤免疫治疗结束后,机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因此需要在接受必要后续治疗的同时保持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
• 从事适合体力的活动和锻炼。
• 维持充足营养、避免感染和意外伤害。
• 俗话说“病由心生”,因此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
(2)随访
• 随访推荐的原则是:没不舒服定期查,有不舒服随时查。
• 当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时,治疗结束后第1、第2年时推荐3个月复查随访一次,第3-5年推荐6个月复查随访一次。
• 但如果患者存在发病时的不适症状,如发热、盗汗、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体表触及包块、或脏器受累的症状等,应尽早返院复查随访。
• 如果能尽早地发现疾病的复发,并积极予以二线方案化疗和/或局部放疗,及其他治疗方式,仍有可能再次获得临床治愈。
专家介绍
徐兵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厦门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务委员、血液科主任兼内科 教研室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白血病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篇, 5分以上2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分
李志峰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
擅长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治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END
编辑 / 排版:秋识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 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