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Circulation子刊:INOCA患者多伴有冠脉内皮功能障碍
每日毅讯
+
非冠脉梗阻性的心肌缺血(INOCA)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其发生可能与冠脉微循环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和冠脉痉挛有关。然而,在这类患者中更深入的冠脉功能学检查并未广泛实施。近期在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研究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INOCA患者,他们接受了全面的冠状动脉功能学测试。内皮功能障碍被定义为低剂量乙酰胆碱干预下,通过多普勒血流评估的冠状动脉血流增加<50%。冠状动脉痉挛(CAS)被定义为在高剂量乙酰胆碱干预下,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或冠脉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生。腺苷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被定义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2.5和/或冠脉微循环阻力≥2.5。
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110名患者中,79%患者有内皮功能障碍,62%有CAS,29%有腺苷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80%的CAS检测呈阳性和/或腺苷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全面的内皮功能检测将仅结合腺苷测试和痉挛激发试验的冠状动脉功能测试的诊断率提高了17%。在腺苷介导的血管舒张正常且无诱导性CAS的INOCA患者中仍有68%存在内皮功能障碍。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全面的冠脉功能学测试,发现在INOCA患者中普遍存在冠脉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发现诸如内皮障碍、冠脉痉挛和微循环障碍等不同的病因,从而为INOCA的病因学治疗提供依据。CorMICA研究已初步证实,区分冠脉微循环障碍和冠脉血管痉挛的治疗可以让INOCA患者获益。WARRIOR研究也在积极评估ACEI/ARB+足剂量他汀对INOCA患者的疗效。然而,在精准治疗时代,准确的病因学检测+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可能是更为理想的策略。但是,精准治疗的方案由于个性化过强,可能在RCT层面被证明会更加困难,这也是精准治疗的困境之一。
参考文献: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INTERVENTIONS.122.012017?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