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医药行业发展历程,唯有持续投入创新研发的企业才能彰显价值。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TOP100”揭晓,罗氏、强生、诺华包揽前三,恒瑞医药排名第13位。
日前,incoPat 2022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公布,罗氏制药位居榜首,恒瑞医药以231件专利数排名第13位,超过吉利德、拜耳、武田一众知名跨国药企,成为唯一进入前20的中国药企。
01
“二八效应”明显,罗氏遥遥领先 在创新药时代,专利是医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更是衡量一家制药企业是否足够创新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incoPat对今年1月1日至6月15日公开的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排出了2022年上半年的发明专利TOP100名单。罗氏、强生、诺华分别位列榜单前三甲,默沙东、再生元、赛诺菲、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辉瑞、安进则依次位居Top 10的后七位。
根据名单分析,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分布“二八效应”甚是明显。前20%的企业申请的专利超过榜单总数的一半,前10%的企业则申请了接近4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罗氏、强生、诺华这三家提交申请的专利总数超过了后面的7家公司。 其中,罗氏更是以1173件专利总数遥遥领先。这一点,与罗氏近年来在研发投入上豪掷重金不无关系。去年,罗氏以148亿瑞士法郎的研发投入排名大型跨国药企首位。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位居各大跨国药企之首的辉瑞,在专利数量排行榜上却只排到了第9名。 根据greyb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辉瑞申请的专利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骤降至800件,到2021年时为439件。今年上半年的数量为292件。 从研发管线分析来看,截至7月21日,罗氏1期临床数量是辉瑞的两倍,60个1期临床中有49个新分子实体,包含了39项治疗肿瘤的临床,涵盖了多个双抗、联合疗法和新靶点的分子。
02
中国占了10个席位, 恒瑞排名第13 在2022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TOP100榜单中,中国总共占有10席,包括9家企业和1家医院。其中,恒瑞排名第13位,正大天晴、药明康德、东阳光药冲进了TOP50。
作为中国“医药一哥”,恒瑞的动态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研发投入上,也一直位列国内医药企业前茅,而且研发投入占比连续8年上涨。2021年,恒瑞研发投入达到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3.95%,创下历史新高。 高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截至2021年底,恒瑞医药已有10款创新药品种实现商业化,2021年中报时公司的创新药业务占比为39.15%,2022年有望提升至50%以上。 而且今年上半年,恒瑞迎来了大量的管线进展,其中最核心的是两个创新药的获批,均赶在6月30日前,意味着能够参加年内的医保谈判。今年以来,恒瑞医药已经有30个药物临床试验获批。其中,1类新药超过20款,包括9款1类肿瘤新药。2022年下半年,还有4款创新药管线有望获批,包括DPP-4抑制剂、PI3K抑制剂、CYP51酶抑制剂和PD-L1单抗。 但是处于转型阵痛期的恒瑞医药,一季度业绩仍然承压,营收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滑:营收54.8亿元,同比下滑20.93%;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滑17.35%。
03
百济、信达发展迅猛 在此次榜单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他们分别以60件和53件发明专利申请位列榜单第66位和第77位。
在业内,百济神州是出了名的“烧钱”速度远超赚钱速度。自2017年起,五年的时间里,百济神州已累计亏损了400多亿元。而研发费用一直以来占了其中很大的支出部分。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至2021年里,百济神州共计投入了316.83亿元的研发费用,占到了累计营收的203.3%,其中,仅2021年,在药物的研发上就投入了95.38亿元。 另外,根据今年半年报显示,百济神州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约为51.83亿元(7.68亿美元),增速为13.49%,所占支出金额占到了总费用金额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百济神州核心研发人员贲勇和黄蔚娟相继申请离职,离职后贲勇将以全球研发负责人特别顾问的形式完成相关工作的平稳过渡。
从研发管线来看,百济神州庞大的创新产品管线,整体的创新性来说也会比传统的Big Pharma要创新一些,CDAC(PROTAC)、mRNA等技术平台的搭建也让百济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最近,信达与赛诺菲的合作也是受到了整个行业瞩目。除产品合作外,赛诺菲溢价20%将对信达生物进行3亿欧元的初次战略股权投资。 在研发投入上,信达也是奋勇直追。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33.8%。自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信达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 在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产品管线的全面覆盖。PD-(L)1、LAG-3、TIGIT、CD47、CDLN18.2等热门靶点一个都没落下,从单抗、双抗到融合蛋白甚至CAR-T,信达也均有所布局。 纵观医药行业发展历程,唯有持续投入创新研发的企业才能彰显价值。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国内医药企业能够进入Top100,甚至Top10。
专利数据来源:incoPat
整理:四叶草 责 编: Adam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