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突发尿毒症,都是饮料惹得祸?
相信大家都喝过饮料,而且很多人特别喜欢喝饮料。 现在饮料品牌也有很多,各种口味,各种噱头,数不胜数。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你,或者你突然看见一则新闻,比如《外卖小哥长期饮料当水喝突发尿毒症》,你会不会炸毛?会不会突然就觉得手里的饮料不香了呢?
今天,多巴胺就看了上图这条消息。 说实话,今年夏天很热,网络上类似这样无厘头的新闻报道也有很多,比如有人吃了半个西瓜进了ICU,有人喝可乐被抢救.... 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严谨的,是不负责任的,是哗众取宠的,是违背新闻传播原则的。 可惜的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就是喜欢这样干,搞一些以点带面的报道,弄一些“恐吓式”的宣传,不仅没有把握住新闻传播工作的原则,更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将春秋笔法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以#外卖小哥长期饮料当水喝突发尿毒症#这个话题来说,我们权且默认外卖小哥就是因为长期喝饮料导致了尿毒症,可是你既然提到了“长期”两个字,又哪里来的“突发”呢? 难道病人昨天血肌酐还是正常的,今天就突然飙升到尿毒症阶段了?难道病人昨天还是活蹦乱跳毫无异样,今天就突然要去ICU了? 显然是不可能,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任何症状的出现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过程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生病,更没有人会莫名其妙就要面临绝境。 要么是患者、家属、医务人员没有发现那些早已存在的症状,要么就是有人有意或无疑隐瞒了些什么。
能启用或撰写这个话题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为了制造噱头。 再来看看新闻报道里的具体描述:“丈夫因为常年跑外卖,离家远,吃饭基本都在外面,平日也不爱喝水,一天大概要喝2-3瓶500毫升的饮料,基本都是可乐、雪碧之类的。期间一直以为他是小毛病没在意,没想到会是因为喝饮料的习惯导致了那么严重的后果....”
患者是一位年轻男性病人,从事体力劳动,新闻报道里没有提供身高、体重这些信息,也无从得知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但是,有两点信息是重要的,一是长期喝饮料,二是有小毛病。 饮料是好喝,口感不错,但正常人基本上不可能会如此大量饮用。即使是出汗较多的体力劳动者,也不可能长期喝这么多饮料。 能喝这么大量的饮料,基本上都是患者长期存在烦渴、口干等症状。病人通常不是因为喜欢喝而喝,而是觉得喝了之后能够缓解症状,能够感到舒服,才会喝。
而事实上,这种自我感觉烦渴、口干症状能够缓解的感觉并不能维持多久,病人就会进入症状反复发生,接连喝饮料的恶性循环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糖就会持续升高,高糖状态带来的毒性就会越来越重,如果加上体力活、天气等原因大量出汗,或者存在某种感染的话,就会更加危重,直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另一条信息是家属说“有小毛病”,新闻里,包括这个视频里都没有具体说是什么“小毛病”? 但不管是哪一种“小毛病”,都已经能够证明一点,这个外卖小哥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症状。 这种症状可能只是表面上的烦渴、口干、多饮、疲倦,也可能是心悸、浮肿等。直到被送进医院,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大家才想起以前存在过这些“小毛病”。 其实,不只是这个新闻报道中的外卖小哥,生活中也有大量类似的病人存在。
昨天上午,多巴胺便接诊了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患者,血压超200/100mmHg,房颤心律,病人却说自己没有任何疾病,即使我告诉他问题所在,他依旧毫不在意。 很多人将没有症状当做没有疾病,也有很多人将一些症状当成了疾病。 对于这位31岁的外卖小哥来说,有两种可能存在。第一便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在糖尿病肾病,一直没有发现或重视,知道加重至尿毒症,不得不进行血液透析。第二种可能便是,这个患者一直存在肾脏方面的问题,比如曾经罹患过某种肾炎等问题,这些年来一直以为是“小毛病”而没有在意,甚至有意无意遗漏了这一点,直到影响到全身代谢,发展至尿毒症阶段。
无论如何,导致外卖小哥突发尿毒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饮料,长期喝饮料只是一个参与因素或是加速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 道理很简单,可惜我们编撰这条新闻的编辑却不理解或视而不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