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疫情防控核心要点——场所设置篇
01 选 址
1.应当相对独立
与人口密集的居住与活动区域保持一定防护距离;
远离污染源;
远离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以及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
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 ;
2.集中隔离场所应当为合法建筑
配备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
优先选择楼层较低的建筑作为隔离场所,确保室内各类设施的安全,尤其高楼层窗户、阳台、天井等应当加强封闭式安全防护
02 设 置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部根据需要按照“三区两通道”合理分区和设置通道。
三区:
隔离区域、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和缓冲区等;
不同区域之间应有严格分界,需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识。
两通道”:
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
两通道不能交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设置明显标识
具备条件的集中隔离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垃圾清运通道与隔离人员进出的通道分开
医疗废物暂存点:
专人管理,有明确警示标识,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每日及时清运。
03
设施与条件要求
隔离对象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房间内和公共区域应当具备通风条件,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加强通风,排风口朝侧为向上方向 ,原则上远离其他人居建筑环境至少10米以上,窗户限位,确保安全,满足日常清洁和消毒措施的落实; 房间内及楼层的卫生间均配备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和消毒用品,定期向地漏加水; 每个房间在卫生间和生活区各放置一个垃圾桶,桶内均套上医疗废物包装袋。
04 排 污
具有独立化粪池。
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如无独立化粪池,则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消毒方式参照《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附件10)中粪便与污水消毒方法。
来源:掌上院感
免责申明: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同时尊重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