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苑杂谈】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管理策略

2022
09/15

+
分享
评论
六日行研社
A-
A+

对于持有人来说,应当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法规要求,及时审核和回顾共线生产策略,并及时地识别新的风险点,制定适宜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共线生产风险,使交叉污染处于受控状态,充分保护患者和操作员工的健康安全。

药苑杂谈,医药人的乐园,分享探讨药学知识,共同进步发展

38931660347840863  

药品生产企业普遍存在多个品规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情况,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面对并解决共线生产的问题。目前生产线的设计的产能都较大,在设计生产线时需满足不同品规的组合生产,并维持相对稳定的产量。随着市场调整、研发中试和委托生产需求的增加,将面临着多产品共线生产的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将风险达到可控,我们可以结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更好更规范得将共线生产风险降低。

为什么执行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

中国GMP对多产品共线的要求

第四十六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概述

1.什么叫共线生产?

药品共线生产:是指多种药品共用生产线进行生产,包括共用生产厂房、设施和设备,不包括共用质量控制实验室、库房、取样间等辅助设施、仪器。

2.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的目的

58801660347841112  

3.多产品共线存在的风险

58861660347841194  

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

一个风险的判定依靠风险优先性来定义。

60191660347841256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通常会使用风险评估矩阵图对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交叉污染的评价结果多数为H(高风险),人为差错、混淆的评价结果多数为M(中风险)或者L(低风险)。人为差错、混淆通常以制定状态标识SOP、双人复核、清洁验证等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下面我们将重点放在探讨对于交叉污染的控制上。

1.引起交叉污染的因素

在药品共线生产中,有几个因素可引起交叉污染。残留是交叉污染的主要途径,比如混合机在上一产品使用后未达到清洁限度就开始生产下一产品。机械转移是交叉污染的另一途径,操作人员在进行产品或设备转移的时候,上一产品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套进入另一产品,引发污染。还有一种原因是空气传播,最常发生在对于开放式或敞口操作的设备,如果没有做好防尘措施,容易引起污染。人为的操作失误,将物料、产品、标签等的混淆,也会引发污染。

因此,基于清洁验证结果建立清洁工艺,安装捕尘装置或采取适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残留物产生的交叉污染。《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指南》提出了药品生产阶段的控制措施,从设备、人员、文件、物料、空调系统等方面对交叉污染进行管理。

2.控制交叉污染的措施

(1)人员方面:人员进入和离开生产区域的更衣、退更过程应尽可能避免交叉污染,对于高活性药品生产区域的更衣、退更可考虑分开设置;洁净服的清洁需要防止交叉污染;选择光滑不易产生静电材质的洁净服和手套等。

(2)设施设备方面:尽可能减少多个产品物料、工艺、人员交叉和公共区域,科学管理物流、产品工艺流、人流走向、时长,尽可能降低多产品同时使用公共区域;对重点区域或功能间人员进出气闸的管理,物料进出使用气闸或传递窗的管理等。

(3)文件方面:操作规程应具体,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及关键步骤操作要求,达到的标准与所识别的危害相对应,并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员工能有效执行,尽可能使用电子方式在洁净区与非洁净区间进行通信和传递数据。

(4)物料方面:使用后的洁净服、一次性物品、剩余的物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等得到合理的处理;避免物料的多次转移,反复的装料和卸料可能导致物料泄漏;防止未清洁设备零部件或者生产过程中使用工具带来的污染。

(5)生产品种转移方面:在生产品种转移时,应对更换生产品种的顺序进行规定和记录,同时分析和评估更换品种时需要更换的零部件的拆卸、清洁、运输和储存程序的合理性。

小结

以上是《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指南》的一点内容,指南对多种药品共线生产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解决人为差错、混淆、交叉污染等实际实施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药品是个特殊的产品,关系重大,其质量始终贯穿于生产链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小试、中试、还是工艺验证的产品,我们都应当关注细节,把控质量,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药品。因此,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工艺步骤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识别和评估所有的潜在风险,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持有人来说,应当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和更新的法规要求,及时审核和回顾共线生产策略,并及时地识别新的风险点,制定适宜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共线生产风险,使交叉污染处于受控状态,充分保护患者和操作员工的健康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管理,药品,质量管理,交叉污染,药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