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20年无恙,钟南山院士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认为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属
但事实却是
高血压已经追着年轻人跑了
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人口已达 2.7 亿人,在25~34岁男性中,每 5 个人就有 1 人患有高血压。
值得注意的是,有接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压高,知道自己血压高并且做好控制的,还不到1/5。
有人觉得自己哪怕血压高
也没什么严重反应 能吃能睡
吃药反而对身体不好
于是对血压放任不管
等到突发症状了
后果往往难以挽回
70%的脑卒中
50%的心梗
都与高血压有关
所以,
#血压高不高#
可不能自己随便说了算!
还得尊重科学、严格控制!
高血压的定义
如果把血管比作水管,当管子弹性变差(血管硬化)、变窄(粥样硬化斑块)时,管内的压力自然就会持续升高。当压力大到可能把血管给“撑破”,也就是高血压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为什么会被高血压“盯上”?
高钠低钾饮食;
肥胖;
过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缺乏体力活动;
高血压家族史,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
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日常症状不明显,但它会日复一日地蚕食我们的健康,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所损害。
01
眼底病变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关注眼底动脉,血压较高时,会出现眼底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视力减退的情况。
02
肾病
血压升高极易损害肾脏,可能造成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长此以往,易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肾衰竭。
03
心脏疾病
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腔变狭窄,阻塞血液流通,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最终引起冠心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时间处在血压高状态下,心脏的功能以及结构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心肌代偿性肥大,造成心脏缺血、缺氧。最后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威胁到生命。
04
中风
高血压引起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受到高血压的影响而出现脑动脉硬化,致使动脉血管壁硬化、管腔狭窄、斑块形成,极易造成血管破裂或者阻塞,进而导致脑中风。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今年86岁的钟南山院士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他有高血压家族史,已经患高血压二十多年。
但在钟老身上完全看不出高血压的痕迹,反而比普通老人看上去更健康。他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 早发现早干预
每年至少体检1次,可以及早发生血压高的苗头。中老年或高血压病史较长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2次的常规+选择性体检。
2. 按时按量服药
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可以避免高血压影响身体各个脏器。
3. 适当运动
快走、慢跑、广场舞都是很好的选择,每次运动至少半小时,一周运动4~7次,对于控制血压非常有帮助。
4. 定期测血压
血压波动时最好每天测量,血压稳定的时候至少一周一次。测量前请休息至少15分钟,保持轻松安静状态,坐正放松,将袖带置于左手上臂(肘关节之上1-2cm),袖带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头,袖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
5. 控制体重,保证规律作息
控制BMI<24,BMI=体重(kg)÷身高2(m2)。每天规律睡眠,最好能睡够8小时,有条件的中午打个盹。
6. 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
不要吃太饱,可以在吃饭前喝一杯温水。减少油、盐、糖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盐摄入量少于6克。多吃蔬菜水果,丰富饮食。
年轻人患高血压的越来越多
许多高血压患者
不重视日常控血压
导致高血压成为
长期“潜伏”的慢病炸弹
时刻威胁心脑血管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