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二院刘瀚旻:国考手册修订与时俱进 绩效考核全面完善
导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结合医院实践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修订指标进行解读。
自2019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开展以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始终践行以考促建,以高质量发展为最终导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析指标波动的合理性,也通过不同途径对操作手册修订工作建言献策。2022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为各地、各医院采集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01
“指挥棒”与时俱进
此次操作手册修订紧跟国家政策要求,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标统计依据,涉及24个指标。
手册修订帮助医院深入了解指标内涵,同时也帮助医院找到落地实施相关政策的内部管理抓手。以指标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例,此版修订增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发布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作为该指标意义的依据。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日间手术推荐目录为医院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提供了有力依据。
自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自评工作开展以来,华西二院一直将开展日间手术作为重要推进项目,并于2021年1月正式成立日间手术部。成功打造了集预约排程、术前综合评估、精准手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和术后随访于一体的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中心。结合妇产儿科专科特点,以“妇科微创+日间手术”深度结合为切入,凭借精湛的妇科手术技术和过硬的医疗管理综合实力,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等待时长,满足患者需求。2021年,医院日间手术量同比提升6倍,日间手术占比达到15%以上。此版修订手册发布后,医院对照目录,制订了进一步扩大手术病种范围的计划。同时也针对已开展但未被纳入推荐目录术式的实施经验进行了总结,积极发挥“国家队”作用,为政策进一步优化献策。
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医院践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也进一步引导行政管理部门积极落实医改相关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优化。《操作手册(2022版)》此次修订将文件加入指标28“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和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的指标意义依据,引导医保等行政部门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并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为公立医院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真正体现了医改多方联动的机制导向,为深化医改注入强心针,医院也更有信心通过强化内涵建设助力医改的良性循环。
02
“标尺”精益求精
《操作手册(2022版)》新增设4个延伸指标、修订5个费用增幅相关指标的剔除范围,并进一步细化指标说明及佐证材料等,为考核标尺打上了更精准的刻度。
2018-2020年度考核工作中,医疗质量维度指标设定以手术相关指标考核为主,内科诊疗质量主要通过指标10“单病种质量控制”和指标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来体现,单病种目录覆盖面较窄,缺乏对内科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的评价。尤其华西二院作为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涉及的单病种只有两个(肺炎〈住院、儿童〉、剖宫产),无法通过考核客观、准确展现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因此,医院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渠道,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反馈,建议增设专科建设评价指标。此次《操作手册(2022版)》修订针对以上建议给予反馈,明确将逐步扩大监测的病种范围,并开展基于重点病种的专科能力评价,通过增加考量内科性质病种收治评价的指标,积极引导医院内、外科平衡发展。参照《操作手册(2022版)》的要求,医院也将持续推进基于病种的精细化管理,借力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化监管,以点带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本次修订还进一步丰富了费用增幅等指标药品收入剔除清单内容。在剔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中谈判类药物收入的基础上,新增剔除中药、罕见病用药、长期处方产生的药品收入,与国家发扬中药传承发展创新、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的导向一致。其中,由于罕见病发病率低,研究样本量少,罕见病诊断治疗的药品费用高昂。华西二院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承担西南地区儿童疑难危急重症诊治任务,大力推进罕见病诊治及随访工作,在剔除这部分患者的专病专药后,能够更加客观反映医院的费用增幅水平。医院也将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做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牵头工作,加大罕见病研究投入,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
随着合理用药各项工作的深入,绩效考核相关指标也在不断精细化,考核维度也更加全面。例如,指标18“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指标19“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在考核中,各医院成绩已达高位水平,无法有效考核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因此,在考核指标中,增设了延伸指标,对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占比进行考核。另外,药品集采全面推开,纳入集采目录的药品数量日益增多,覆盖的剂型规格也更加全面,价格更加低廉,此次《操作手册(2022版)》修订中,将中标药品使用比例统计口径以用量占比替代了金额占比,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医院中标药品使用的实际情况;同时,增设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进一步体现医院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对约定采购量的完成情况。这些修订都为医院进一步深入推进合理用药提供了管理思路。
03
考核“初心”不改
绩效考核是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也必将随着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完善而不断修订。相信国家通过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组织实施,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政策将实现有机融合。
同时,通过此次修订,我们也关注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正在逐步从关注医院整体到关注专科发展,也正在努力平衡内外科的指标设置。希望下一步国家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内科学科发展指标,从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维度进行评价,引导医院的内外科均衡发展。
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以来,积累了海量数据,通过年度绩效考核结果通报,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区域间医疗资源布局的差距。期待国家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发布更详细、更具有指导意义的医院发展报告,从患者来源、疾病谱、技术开展、学科发展等维度切入,帮助医院,甚至是院内各科室,了解在考核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发展趋势,为全面了解医院学科建设和管理方向指明路径。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原文标题:【国考手册修订解读】刘瀚旻:手册修订与时俱进 绩效考核全面完善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 刘瀚旻
【责任编辑:苏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