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变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到60%。
日前,我院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顺利为一名既往冠脉搭桥、心力衰竭的尿毒症患者实施CRT-P起搏器植入手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病情回顾
74岁的王大爷,因活动后喘憋,伴有头晕就诊于我院门诊,心脏内科赵志强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病情复杂,既往有冠心病,做过冠脉搭桥术,术后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等多种疾病…… 早在11年前,患者就出现过胸闷、憋气症状,但未予诊治。5年前,患者胸闷憋气症状加重,经实施冠脉造影术后,发现三支病变,于是实施冠脉搭桥术,胸闷症状好转。此次症状出现在入院前3天,患者稍微活动后出现喘憋、偶有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血压水平也偏低。经检查,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反流、二尖瓣钙化伴轻至中度反流,升主动脉扩张、肺动脉扩张、左右室收缩功能下降。收入心脏内科后,赵志强医生首先调整患者心功能状态, 同时请肾脏病血液净化科王立华副主任医师会诊,考虑患者是高龄老人,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血压偏低,应避免较大的容量波动,建议调整透析量,同时注意维持患者循环血容量,稳定血流动力学,给患者冠脉以充分的灌注才能有机会实施冠脉造影术。 待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主治团队 实 施冠脉造影术,排除 冠脉桥血管狭窄 问题(图1),术后行血液透析避免造影剂潴留问题(图2)。
手术过程
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问题可能是由包括既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原因引起,面对如此一个合并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且曾进行过冠脉搭桥的心衰患者,对于他的治疗方案,赵志强与刘彤、刘恩照主任医师,许纲副主任医师等进行详细讨论,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此病人符合CRT起搏器植入适应征,可以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但考虑到患者高龄,曾做过冠脉搭桥手术,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平卧。同时,患者肾功能衰竭,若进行手术需要避开患者造瘘管,手术难度非常大。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各位专家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手术由刘恩照、上官文锋、赵志强医生所在团队实施,术中一切有条不紊,于右心房游离壁、右心室间隔、冠状窦的心后侧静脉植入电极,测试电极起搏阈值、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连接起搏器与电极,将二者放入囊袋中,逐层缝合。仅用了四十分钟即完成手术(图3)。
科普知识
心血管病变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到60%。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到20倍,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以及毒性物质的作用,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我院发挥综合医院优势,心脏内科和肾脏病血液净化科联合治疗,心肾共护,降低了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CRT:CRT是三腔起搏器置入术,也叫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使右心房和右心室同步,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步,从而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CRT起搏器植入术适用于心室腔扩张明显,射血分数低于40%而且心电图证实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右心室收缩严重不协调的患者,一般QRS波群往往时限超过0.20秒,同时这类患者有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严重心衰患者常合并致命性心律失常,带有除颤功能的“D”装置(CRT-D)能准确识别室速或室颤,并及时进行抗心动过速治疗或电除颤,有效防止心脏性猝死发生。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能够开展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断、电生理诊断,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包括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我院心脏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和研究领域,始终紧跟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
来源 | 心脏内科 赵志强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