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2天3次手术,64岁的病危老人痊愈出院了
“感谢你们的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一个月前,64岁的谌大爷因急性心肌梗死被转诊至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因病情复杂多变,住院22天内,医护人员前后为他进行了3次手术,安装了3根支架,才成功救下老人一命。近日,患者来院随访,其意识、语言、饮食完全恢复,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患者及家属向医护表达感谢。
张斌主任带领医护团队为患者查房。
心梗发病8小时才就医,危险!
居住在黄陂区最北部乡镇的谌大爷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十余年。4月17日一大早,谌大爷突感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家人提议立即上医院检查,可老人对上医院很排斥,一口回绝,认为休息就会没事。没想到,在家熬了7个多小时后,不适症状始终没有缓解,甚至出现了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当地卫生院了解情况后,将谌大爷紧急转诊至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到医院时,距离谌大爷出现不适症状已有8小时。心电图显示,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可能。
3次手术将患者从“鬼门关”前救回
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汪伟副主任医师在紧急会诊结束后,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并与胸痛中心的张斌主任一起迅速制定了临时起搏器+IABP支持下急诊PCI的手术方案。心内一科医护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介入手术抢救小组,于4月17日当日为患者进行紧急手术。术中发现患者冠脉三支血管均为严重病变,是导致心源性休克的病理基础。本次犯事血管为前降支,但由于前降支为长钙化病变,需多支架植入,并且要跨主干治疗,经介入组讨论,先行PTCA(球囊扩张术)开通犯事的血管,然后强化抗栓治疗,择期再支架植入。
手术团队正在为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4月22日,患者再度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再次行造影手术。根据造影结果,手术团队再次为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并在右冠成功植入一枚长支架。患者术后3天恢复窦性心律,病情稳定。
5月3日行前降支PCI治疗,术中植入了两根支架,完全开通前降支,病人安返病房,于5月8日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务必重视基础疾病的自我监测
据胸痛中心的张斌主任介绍,该患者有十余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虽然一直在吃药控制,但他服药不规律,且缺少必要的自我监测,实际上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此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与患者自身的基础性疾病密切相关。
张斌主任提醒,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务必要重视自我监测,定时监测血压、血糖数值,戒烟限酒、规律服药,谨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若出现胸痛反应超过15分钟以上,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来源:长江日报、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撰稿:祝 雨
记者:刘 越
编辑:刘志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