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综合优势 | 公立医院眼专科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2
08/09

+
分享
评论
长三角健康
A-
A+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眼专科建设云峰会II成功举办。

作者:阮阿楠

8月7日下午,由健康界策划并主办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式下的眼专科建设云峰会II”成功举办。该系列会议旨在通过全国知名医院管理者和眼专科领域专家的交流,明确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定位,促进眼专科建设内涵,提升眼专科整体服务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伟斌联合主持。

马骏在致辞中提到,中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白内障、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高发。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要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眼专科疾病的前期干预、健康科普和疾病早筛工作;同时针对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眼专科高发疾病,积极夯实眼专科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真正构建起眼专科医防融合、急慢分治的防治体系;推动眼专科疾病从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李俊表示,中医眼科学在出血性眼病、疑难慢性眼底病、反复发作性眼病、角膜病变等疾病治疗上均有特色优势。随着国家对眼科建设的重视,中医眼科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继承发展当前中医眼科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加速中西医结合医教研的同步发展,让中医眼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本期云峰会,聚焦眼专科,并对中医眼科、干眼治疗、综合性医院眼专科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眼科管理者进一步廓清思路,切实指引提升眼专科的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加强中医眼科建设

中医眼科是中医临床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的主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谢立科带来《守正创新,加强中医眼科建设》分享。

谢立科表示,中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国家支持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眼科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分支,发挥着重要作用,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视力健康保驾护航。他说,中医眼科学具有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围手术期的辅助作用等几大优势,对某些不明原因的眼病,在西医缺乏特殊治疗时,中医眼科根据辩证论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可实现“同病异治”,也可“异病同治”。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眼科学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加强中医眼科建设是当下极为重要的工作”,谢立科提到,中医眼科建设要从培养专业中医眼科人才、提高中医眼科诊疗水平、挖掘中医眼科优势病种、建立中医眼科规范诊疗技能标准,和创新发展中医眼科学术理论入手。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人才;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探索多种眼病的病症结合、分期论治模式;开展优势病种研究,善于发掘优势病种,总结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疾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并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中医眼科文献平台;制定、修订专家指南或共识,推动相关技术规范的建立和标准;运用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显著的疗法,诠释前贤的理论,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发展。

谢立科强调,中医眼科必需建立自身特色的辩证标准、能反映其优势又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规范,致力于现代化中医眼科研究,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好、利用好现代中医眼科。

行而不辍,探索干眼症治疗药物研究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干眼症给日常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袁进带来《干眼治疗的重要性和现状需求》专题分享。

他从干眼病的发展历程、中国干眼临床诊疗、干眼症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研究方向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袁进表示,现代医学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炎症是干眼病的核心发病机制,角膜神经是泪膜眼表稳定维持的重要环节。“随着《2020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发布,中国干眼临床诊疗进入新时代,新共识参考了国际干眼指南第二版(DEWSⅡ)、亚洲干眼共识,整合我国最新科研成果与先进临床经验,有助于我国干眼临床实践。”袁进如是说道,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眼表疾病,致病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炎症、视频终端使用(如长期使用电子屏幕、长时间低眨眼频率用眼)、不良生活习惯等问题都会造成泪膜功能的损害,导致干眼病的发生。

袁进表示,长期以来,干眼治疗方面主要以人工泪液为主,这对于轻度干眼患者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对于中重度干眼患者,效果甚微。而环孢素作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针对干眼炎症核心病理机制,从多种途径阻断干眼恶性循环。袁进说,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0.05%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治疗中重度干眼,可有效抗炎,从多种途径阻断干眼恶行循环,促进泪液和黏蛋白分泌,改善干眼症状和体征。同时在既往的研究中,0.05%环孢素滴眼液展示了卓越的安全性,该药物目前已纳入国家医保中,用于治疗中国干眼患者时具有经济性。

袁进同时表示,干眼治疗的核心策略是抗炎治疗,干眼抗炎药物的研发趋势正向着“精准抗炎,靶向干预”的方向前进。他从先导性化合物、靶点、小分子化合物、细胞死亡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研究方向,并强调尤其是在早期干预靶点方面,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研究。

精进不休,提升综合医院眼专科能力

对地市级医院来说,眼专科作为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学科,其成长之道值得探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万丰分院院长吴伯乐结合医院发展经历,带来《地级市综合性医院内的眼专科成长之道》主题分享。

吴伯乐提到,整体提升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和水平,专科建设是引领。在专科建设上要充分体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和“新”“稀”“独”的思维。医院通过不断引进眼科新设备、新仪器,提高临床服务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眼科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目前丽水市人民医院万丰分院的眼科手术已完全达到了显微化。吴伯乐还强调,眼科是高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的学科,只有抓住影像学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眼专科的质量。医院通过引进先进的影像学设备,激发人员汲取消化新知识,再运用至临床,从而提高临床服务能力。

在眼科机构和眼科队伍实力水平上,吴伯乐表示,眼科通过加强外出进修工作培养、眼科医师知识更新和手术能力培养信息化建设、参与眼科各项学术活动等形式,提升整体眼科队伍的知识水平与队伍实力。吴伯乐说,医院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建设,承担温州医科大学、丽水学院临床眼科学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参与市级、省级课题临床研究,使得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医院还采取“授人以渔”的方式,外授先进技术,通过适宜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工程,与县级市医院进行共建,并通过技术辐射,构建了眼科学科共建共荣的新生态,促进了丽水市眼科防眼治眼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

吴伯乐强调,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专科能力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医院的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的综合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在建设临床专科中,不仅要提升能力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同时,还要重视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

以“考”促“建”,实现医患共羸

绩效考核作为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指挥棒”,可以帮助医院找准发展方向,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 医院如何用好绩效考核, 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医患共羸?这一环节,由大会主席马骏主持,围绕这一话题,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秦兵、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叶宏伟、烟台市业达医院(眼科医院)副院长王显江、苏州市立医院副院长丁志良进行了深入研讨。

秦兵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强调公平性,尤其是对于参与疫情支援的医护人员,要适当向他们倾斜;二是发挥绩效考核的可持续性,医院要从绩效考核中发现问题,进行改进;三是医院要通过绩效考核引导学科的发展,打造名医、名科,并让员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叶宏伟说道,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重物质向重人才的转变。医院绩效考核要从质量、效率入手,体现公益和公平,结合技术产出、责任等要素,兼顾医疗质量与科研教学,将侧重点从单纯考核工作量为主,转变为考核医疗质量为主,并逐步进行完善。

王显江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提到了业达医院目前的绩效考核正从工作量向质量进行转变。结合国家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医院从住院率、手术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方面加强对科室与医护人员的考核,并贴合指标要求进行相关改进。同时,重点抓临床路径管理,使得科室与医生的医疗行为得到规范。

丁志良谈到,绩效考核在学科建设中尤为重要,其中学科建设是医院的重点工作。苏州市立医院通过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找到高质量发展的着落点,从学科带头人的能力入手,提升技术能力、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开展科室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室科研能力的提升;加强绩效分配,在量的基础上,体现医疗质量的核心。

通力合作,推进国谈药品落地

适宜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可及性和依从性,是各医院管理者在推进药品落地过程中的重要考量。“那么,在DRG支付改革以及国谈’双通道’ 的实施背景下,医疗机构如何推进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伟斌的主持下,四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医院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威海市立医院副院长于松杨表示,在DRG支付改革情况下,药品落地更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利用好国谈的“双通道”对特殊药品可进行临采,打通临时采购环节,并与周边定点药店合作,对患者有指定需求的药品,通过定点药店满足患者的需求。

山东省滕州中心人民医院副院长颜景朋说到,DRG支付改革与“双通道”对医院的药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医院要完善支付政策,解决药品的落地模式并转变药房服务模式,如部分药物放在周边药店通过医保支付进行购买,对于自费药品与耗材要探讨建立虚拟药店。同时,药房服务模式要从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为临床提供技术服务。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沙卫平表示,目前苏州还未实行DRG支付,但医护人员已在检查、治疗、用药方面进行改革,来应对即将到来的DRG支付;同时,要将国谈药品执行好,以病人需求为落脚点,进行常规进药,对院内药品目录中没有的国谈品种,采取临时采购的方法,价格贵、用药少的特殊药物可以在定点药店进行购买。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戚建伟提到,DRG支付方式在南京进行半年,总体上起到了费用的可控性作用,但在手术科室的交叉手术以及特殊手术中,DRG支付目前还不完善,医院正在不断探索中;对于国谈药品,医院采取“应采尽采”的方针,对于用量大的药品,医院大量引进,个性化的药品则以临采为准,同时兼顾到药品经济性。

李俊在会议最后总结到,此次研讨会从眼专科角度出发,内容涉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支付改革以及双通道下的药品落地。各位专家建言献策、深入探讨,对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李俊表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与公立医院“国考”相结合,在重视国考的同时,根据医院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继续发展;要与医保改革相结合,用好DRG\DIP复合付费体系;要与“双通道”下的药物采购结合,从而更好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来源:长三角健康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眼科,医院,发展,中医,专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