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悄悄问:疫情到底有没有影响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率?我……
7月25日晚,有记者采访我: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21年很多国家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下降了,这种现象令人担心。中国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会不会虚高,实际上也有下降呢?
我非常自信地告诉他:
不会下降,仍然会维持在99%以上。
道理其实很简单,疫苗打没打过都是有记录,不仅是接种证上的书面记录,还有电脑里的电子记录,更有与个人捆绑的疫苗唯一药监码信息。
在这种记录明确无误的情况下,即便因为疫情而推迟1~2个月接种(比如上海静态管理2个月),疫情过后就会很快补种并做好记录。因为家长着急,接种医生更着急,免费疫苗的接种率可是要考核滴,与绩效挂钩。
陶医生在上海市疾控中心工作时,上手就是负责接种率报表统计和接种率调查工作,由于整天和Excel打交道,被尊称为“表”哥,有时也称“表”帝。
接种率报表是每月收集全市各区上报的若干张报表,将其汇总在一起,再上报到中国疾控中心,这事陶医生干了至少10年。后来,我用一个小数据库软件Epidata做成了数据库,而不再是Excel表,使数据质量和汇总效率大大提高,原来需要一下午的事情,现在十几秒钟就搞定了。
接种率调查,就是和同事们一起走街串巷,逮到孩子就索要接种证或查电子接种记录,评估其接种率,与每月报告的接种率做比较。
所以,陶医生不仅有坐在办公室里的理论,还有下现场的实践,对接种率形成机制和统计过程有全中国最深刻的理解。记者找我问接种率,算是找对人了。
补种其实效率很高,因为多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详见:疫苗身上的这些枷锁,竟然都被悄悄解开了),或者间隔1~2周接种。即便2个月没接种疫苗,拉下3~4种疫苗,实际用1个月就能补种上。而且,主要是12月龄以内的儿童剂次多,超过12月龄剂次就少很多了,疫情影响也就影响小婴儿。
从最终结果看,如果不是健康原因,孩子最终都接种了疫苗,完成接种率毫无压力。但是,疫情推迟也不是没有影响,受到影响的是及时率(及时接种率)。比如某儿童本该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2剂,但被疫情耽搁到4月龄才接种上,那么乙肝疫苗第2剂的接种率没问题,但及时率就不能算了。
及时接种疫苗,非常有意义。因为疫苗是和疾病赛跑,我们无法控制疾病何时撵上宝宝,所以只能是尽量按时接种疫苗。不及时接种疫苗,就是增加了宝宝染病的风险,但不影响疫苗本身发挥其免疫效果。就好比上车入座后应该及时系安全带,如果一时忘记系了,只要在发生车祸前系上安全带都是管用的,都不算晚。
当然,中国存在疫苗歧视链,免费疫苗的接种优先级排在自费疫苗之前。虽然这在科学上是不对的,但目前没法改变。所以,如果疫苗的及时率有下降,那么自费疫苗的及时率下降的会更多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