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日毅讯| JACC:环境噪音与心血管疾病

2022-08-08 09:52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虽然现有的研究不是非常深入,但是从动物模型、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可以看出,环境噪音污染会对动脉血管功能、免疫与代谢产生重要的负性影响,从而诱发或促进冠心病、高血压、卒中和心衰的发生。

每日毅讯

+

8213165991373566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已经向现代心血管因素转变。比如吸烟已经开始有向电子烟过渡的趋势;而随着运动的普及,每周运动的强度频率也被反复研究;晚睡与打鼾的情况很多见;外卖饮食(包括各种奶茶)是否健康;户外运动的PM2.5水平得到关注;以及环境噪音污染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现代心血管预防领域需要评估的新话题,既往人类没有在这种状态和节奏下生活过,因此我们需要新的研究。由于业务需要,笔者近期阅读了一些环境噪音与心血管疾病的文献,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

在这篇JACC综述中提及了环境噪音污染的阈值在55分贝,这大约相当于户外下雨的声音(50分贝)和正常交谈的声音(60分贝)之间。如果环境声音长期高于这个水平就可以称之为环境噪音污染水平。

虽然有关环境噪音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但现有的证据显示:环境噪音与氧化应激、血管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失调和代谢异常紧密相关。环境噪音污染不仅加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易感性的增强。环境噪音污染随着噪音分贝数值的提升与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显著相关。比如,有研究显示50分贝以上的噪音水平每增加10分贝可显著提升6%左右的冠心病的发生,2-7%的心力衰竭的发生,14%的脑卒中的发生。除此之外,有研究显示55分贝以上的噪音在白天或者晚上,对比50分贝以下的人群,显著增加了8%和29%的卒中住院风险。这里强调了夜间噪音污染比白天更显著地提升了卒中发生风险的增加。

54061659913735801   65161659913735974  

毅讯点评

虽然现有的研究不是非常深入,但是从动物模型、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可以看出,环境噪音污染会对动脉血管功能、免疫与代谢产生重要的负性影响,从而诱发或促进冠心病、高血压、卒中和心衰的发生。环境相关的现代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就是PM2.5和环境噪音的污染,两者相互促进、且交织,是现代心血管预防医学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话题。

参考文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420965/

44101659913736121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噪音,环境,污染,心血管,高血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