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麻醉管理
来源:湖城麻醉
本文是根据嘉会讲堂(即嘉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研讨会)第6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吴镜湘教授的发言整理而成。
1
Part.1、食管癌与手术治疗
食管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亦属于高发恶性肿瘤病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食管癌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食管癌手术的的路径有以下几种:
食管癌微创手术简介
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完成常见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分为三个部分:
胸腔(食管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腹腔(游离胃或结肠替代食管及腹腔淋巴结清扫);颈部(消化道重建温和和淋巴结清扫)
不同肿瘤的浸润程度也会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需要术者依次在胸部、腹部进行原发病灶及相应淋巴结地彻底清扫,并游离出患者的胃并进行代食管塑形,最后完成颈部淋巴结清扫,及食管-胃颈部吻合,实现上消化道的重建。
其中胸腔镜手术部分,因涉及到人工气胸建立,常有特殊体位的需求,常见术中体位有以下三种:
现在食管癌胸腔镜手术中,会采用半俯卧位较多,此体位下可使得肺组织自然下垂塌陷,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更低。
2
Part2、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
包括以下几点:肺功能Lung function、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气道评估Airway及术前放化疗Chemical therapy
肺功能的评估:当患者的肺功能,出现如下变化时,患者手术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心血管系统的评估:麻醉前心脏功能的评估在任何手术麻醉当中均是不可省略的部分,而在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术前评估中,肺血管及右室功能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
气道的评估: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也是所有麻醉无法回避的重点。关于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的气道评估,讲者总结了一套6部评估法,可以帮助麻醉医生系统评估患者插管条件,总结为:一看体型 、二看张口度、三测量颈围、四评估颈部前后伸、五观察颈部活动度、六再次测量患者胸部CT下主气管及支气管内径数据。
术前放化疗相关评估:食管癌患者因分期分型及肿瘤部位大小各异,部分患者于术前会接受相应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于麻醉医生而言,了解相应化疗药物对患者重要脏器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放疗可能出现的相应并发症进行排查,能极大程度地帮助麻醉医生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把控术中关注要点,规避重大麻醉风险,增加患者术中的安全系数。
麻醉方式选择
通常会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讲者经验,全身麻醉术中多采用全凭静脉维持,神经阻滞的选择,则选择椎旁神经阻滞+腹横筋膜阻滞。
术中管理要点
单肺通气
是指在隆突水平隔离左右肺,只对一侧肺通气,而另一侧肺由术者按压或让其被动放气,帮助肺部手术和其他胸外科手术暴露术野的标准方法。可用于将患侧肺与健侧肺分隔,以免健侧肺受污染,或可进行双肺分别通气。
肺隔离技术
可通过双腔管或支气管阻塞导管实现,而食管癌微创手术亦可通过单腔管+人工气胸建立完成,那么哪种方式是更完善更合适的呢?推荐:单腔管+支气管阻塞导管。
根据对60例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手术不同时间点的包括:术野暴露、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指标及血气结果等指标的观察结果显示,单腔管+阻塞导管的插管方式是最利于手术操作,且对患者的影响最小。
CO2气胸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胸腔镜或者腹腔镜的视野暴露,通常会使用到CO2进行人工气胸或气腹的建立。这会对麻醉中呼吸及循环的管理造成一系列影响:导致气道压增高2-5mmHg;使得血气中PaCO2增高;对心率血压造成影响;长时间人工气胸、气腹,易导致酸中毒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同时增加患者术中出现气栓的风险等。因而要尤为注意气胸、气腹术中的麻醉管理。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均可耐受人工气胸,但特殊的患者也要特别关注。
液体管理
相对于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手术,液体的所需量可以相应减少。讲者推荐液体给到7-8ml/kg/h。同时可以借助术中CVP/SVV以及血气数值的检测,推荐进行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
体温管理
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水平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偏高)、代谢性酸中毒、免疫抑制、影响吻合口愈合、心肌损伤、房颤发生率升高等风险。因而围术期的体温管理也要引起重视。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部及气道的损伤:气管膜部损伤、支气管损伤;围术期肺不张;单肺通气及机械通气相关的肺损伤。
对策:单肺通气中保护性通气、及时进行血气监测。
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需要考虑喉返神经损伤、水肿;颈部渗血压迫气道等。
对策:充分对患者进行气管拔管前评估,明确患者气管导管拔除的可行性。拔管后再次评估患者耐受程度,必要时可能需要再次插管或者带管回ICU。
循环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新发房颤概率高达12%-20%,高于其他非心脏手术。
对策:对于新发房颤建议进行同步电复律。
低血压:考虑静脉回流影响,容量相对不足;高血压:考虑疼痛管理不足,存在应激。
对策: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保持循环稳定。
苏醒期并发症
苏醒时间延长,躁动,低体温。
对策:体温监测并妥善管理,纠酸,清醒镇静、充分镇痛。
神经系统并发症
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对策:做好脑监测和脑保护。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john.米江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关注米勒之声
关注麻醉及围术期领域新动态
米勒之声,总有一天,会有您的心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