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是急性、慢性、术后和分娩疼痛的一种选择,尤其是对于无法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
随着手术麻醉数量的激增,几乎每个医院的麻醉科都在超负荷工作。关于如何管理患者的术后镇痛,大多数都采用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方式。但是,由于镇痛药物错综复杂,大家很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如何应用。
PCA是急性、慢性、术后和分娩疼痛的一种选择,尤其是对于无法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PCA可以用来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遵守预先确定的所需止痛药的剂量表,而这些止痛药可能与患者的疼痛波动不完全一致。在急诊科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后疼痛控制不足的急性疼痛环境中,PCA可能是有用的,而且持续阿片剂量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结果。常见的例子是血管闭塞性疼痛、创伤、胰腺炎或烧伤,当潜在的病因被诊断和治疗时,PCA将被用作治疗疼痛的辅助疗法。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患有持续性慢性疼痛,这也将成为PCA的候选对象。
最常见的例子是转移癌、幻肢综合征和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术后的患者,特别是那些留置神经或硬膜外导管的患者,也是PCA的理想人选。术后患者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管理镇痛药给予,使疼痛控制优于预定的护理剂量。它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PACU和急性疼痛服务人员的干预。分娩疼痛的患者也是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可靠人选,与宫缩相关的疼痛,特别是当产妇因催产素等诱导剂所导致疼痛加剧时,PCA可以由患者控制以适当地减轻疼痛。 首先,我们看一下目前应用最广的静脉途径镇痛: 静脉途径(PCIA)患者自控镇痛:常用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曲马多、氟比洛芬酯等,参数设置见表9-3。常用镇静药为咪达唑仑;常用止吐药包括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恩丹西酮、格雷司琼、地塞米松等。
下面,我们再看看效果相对更佳的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途径(PCEA)患者自控镇痛:局麻药包括布比卡因(0.100%~0.125%)、罗哌卡因(0.1%~0.2%);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曲马多、丁丙诺啡等,其使用方法见表9-2。止吐药包括甲氧氯普胺、格雷司琼、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等。
下图为患者自控镇痛泵使用观察记录表。做好记录,以便科学统计、科学管理。
实际上目前的PCA设备仍然不够智能,这些系统没有配备可以独立思考和作出决策的“大脑”。这些设备仍未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预定或要求” 镇痛,提供挽救性镇痛而不是预防性镇痛。 而预防性镇痛是一种更广泛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旨在阻止中枢致敏的诱导,从而降低疼痛强度和减少镇痛药消耗。此外,临床上也缺乏可靠的参数来确定在疼痛发生之前触发小剂量镇痛药的最佳时间。
来源:麻醉Medical Group
排版:刘家甫
校对:仇俊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