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脊椎结构的调整,驼背问题早预防
现在的年轻人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个样子,对着镜子照照自己,后背鼓鼓的一块。唉,现在吃的好住的好,反而驼背越来越多了。我们会把驼背归咎于 脊椎生长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下面强调一下致病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1、体能不足
一天的工作学习,好不容易歇一会还想玩手机,姿势不良问题导致骨骼结构变化,加之体能锻炼不足,身高和体重日渐增长,肌肉力量却不足以维持平衡姿势,变成结构性驼背。
2、使用习惯
孩子的体力有限,一个姿势待久了很容易疲劳,所以不能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姿势。应该借鉴课间休息的方式来恢复体力,调整状态。配合正确的姿势习惯,才能确保身体使用不会出问题。
3、营养问题
骨骼生长所需的钙元素,需要依靠维生素D来帮助吸收,而维生素D的激活则要通过晒太阳。
4、骨盆前倾
这是一个普遍而完全被忽视的问题,比如幼儿时站的过早而没有足够爬行的过程,骨盆就会前倾。因前倾而导致塌腰,塌腰使得腰部重心前移,则后背就必须向后“弯”达到前后力学的平衡,而形成驼背。如下图反应了脊椎相互联动的变化。
针对以上几点因素,作为脊椎科医生,要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锻炼
增加体育活动强度,强化肌肉力量。尤其是背部和腹部力量可有效增加姿势维持时间,减少关节变形的风险。
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身体使用时间,坐累了跑一会,跑累了坐一会。避免因为疲劳导致姿势变形。
习惯培养
标准站姿、坐姿需要不断强化,克服日常生活中的随意动作,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勤晒太阳
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促进钙吸收。建议每天不低于半个小时的室外光照。
关注脊椎结构
总是不由自主的驼背、塌腰、翘臀、探头的时候就需要矫正骨盆脊椎了,脊椎结构改善了,背部自然就挺直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