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高齐民解读经方之:大黄甘草汤

2022-08-06 16:30

大黄甘草汤服用临床病例。


大黄甘草汤《高齐民经方临床经验集》

方证: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

大黄四两(12g),甘草一两(3g)。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方解:“食已即吐者”,指吃了东西就吐的,大黄甘草汤主治。

仲景在证中未言寒热,很多语释本都说“本方是治疗实热在胃,以致食入就上逆而呕吐的方剂”,只能说语释得不全面。

我见到的“食已即吐者”,有实有虚,还有不实不虚的。1959年我回故乡省亲,县委书记的爱人,肥美人体形,卒然中风,大便数日不解,出现食入即吐,我便开了大黄甘草汤:大黄12g,甘草3g,3副,嘱其徐徐饮,吐了再服。第2天大便通,胃气降,不再呕吐。

1980年,我院后勤杨锡凡同志介绍来一个锦州人,35岁,食入即吐已140余天,粒米未进,滴水未入,每天靠输液过日子,在针打不进血管时,来北京求医。首都医院、北京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医院专家会诊,治不好,只有手术将胃切除。病人死活不干,托老杨在我院门诊找我看。

见其面色少华,语声低微,表情淡漠,形体消瘦,2个护士搀着进了诊室。主诉食入即吐,周身肌肉痛,彻夜不能入睡,靠超剂量镇静安眠药过日子,六脉沉细。病皆与大黄甘草汤相应。实热证以大黄12g为君,甘草3g为臣,本例虚则以炙甘草30g为君,大黄10g为臣,2副。

再三嘱咐护士长,药煎好,待温,每次用舌舔沾在碗边的药汁。病人凳前放1个痰盂,舔完想吐马上吐,过1〜2分钟再用舌舔1次,直至舔完为止。护士长未按我的规定服药,第1煎药汁未下咽全部吐光,第2煎按我的规定,一点一点舔,咽下去2/3;第2剂头1煎一点未吐,全部咽下,药后大约1小时,肠中雷鸣,泻出很多泡沫和冷气,胃肠中残留140多天的秽浊,被大黄全部推荡到体外,病人自觉困倦,8点多上睡,一觉睡了8个多小时。护士长奇怪,药后不失眠,周身肌肉也不痛,早上睁开眼便说“我肚子饿了”,上食堂吃了2根油条、1碗粥还不饱。护士长阻止:“初愈胃弱,不允许再吃”。第3天上门诊,陪病人来的内科主任对我说:“你开的2副药,2角7分钱,这些药俺东北那家药店都有,就是我们不会用。仲景大黄甘草汤真神!”

我表弟在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工作,对几个不虚不实、不寒不热的“食己即吐者”,我告诉他用大黄6g,甘草6g,3副药止住了吐。

仲景1个大黄甘草汤,临床变成3个方,即:

大黄12g,甘草3g,一实;

大黄10g,甘草30g,一虚;

大黄5g,甘草5g,不虚不实。

原著并未标明寒热,故不能以药推证,认为大黄甘草汤治“实热在胃”

大黄甘草汤治小儿停食不乳,胎黄,大便秘结,牙龈痛大黄味微微苦,大人小孩都可以接受;甘草味甘甜,补中益气,可缓大黄推荐之力,保护中气。

临床报道:大黄甘草汤治疗

⑴呕吐(脉洪,大便硬)(2)顽固性呕吐(贲门痉挛);⑶妊娠恶阻;(4)呃逆;⑸新生儿不乳;(6)小儿厌食;(7)小儿夜啼;⑻牙龈肿痛;⑼口疮(口腔溃疡);(10)目赤肿痛;(11)鼻衄;(12)头痛(神经性头痛);(13)眩晕(内耳眩晕症);(14)咳喘(壮热不退,腹胀,溺赤便秘,舌红口腻);(15)胃脘痛(浅表性胃炎);(16)胆胀(急性胆囊炎);(17)下痢(中毒性痢疾);(18)热淋(泌尿系感染);(19)黄疸并尿闭(急性病毒性肝炎并发尿潴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甘草汤,经方,大黄甘草汤,实热在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