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热死人”真不是开玩笑!这三类人要当心

2022-08-06 14:33   武汉协和医院

热射病的预防及治疗科普。

最近我想许个愿变成铁扇公主

64081659766056800

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不是因为她和牛魔王“相爱相杀”的爱情,而是我想要她手上的”铁扇“,“扇”走“烧烤模式”下的高温

7月以来全国各地出现多例热射病的案例

50671659766056921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中暑么?   热射病为什么会“热死人”?   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热射病么?

中暑是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个体产热大于散热时,导致热量在体内蓄积造成的机体热损伤。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需要强调的是,中暑是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轻度中暑时,体内热量继续蓄积可发展为热衰竭;热衰竭时,处理无效或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Heat Stroke)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   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60%。    

热射病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坏,症状常伴有昏迷、惊厥、谵妄、行为异常

2  核心温度超过40°C 

3  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无尿、肌肉痉挛或无力。

热射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高温高湿的环境影响;   

✦ 产热增加,重体力劳动、发热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使产热增加;   

✦ 散热减少,如湿度大、肥胖、穿透气不良衣服或无风天气等。   

总之,一句话,高热导致人体多个器官功能损害(烧熟了)!      

现场如何急救?

 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并可以结合现场条件,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离高温高湿环境

2去衣服

3反复用凉水拭全身促进散热

4风:对流蒸发散热

牢记:降温是关键,“二脱一擦一扇风”。

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1.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的热);     

2.意识改变、双眼无神、抽搐;     

3.心慌、呼吸急促;     

4.口唇及面色苍白、大汗或冷汗或无汗;     

5.异常疲倦或全身无力,行走不稳;     

6.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7.如高温环境下发现以下情况,需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 120:     

●    行为异常:步态不稳,醉酒状;     

●    言语异常:语言表达不清楚或答非所问,胡言乱语,判断力、定 向 力下降或错误;     

●    性格异常:神志恍惚,两眼发直,躁狂、易激惹等。    

如何预防热射病

要预防热射病,首先要预防中暑。

1  及早识别中暑症状,及时就医

6871659766058035

2  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保护要点

1.中暑高危人群的预防保护

老年人和儿童

在夏季应少外出活动,衣服薄而宽大,经常淋浴;利用风扇、空调保持凉爽环境;年老体弱者更要注意控制好基础疾病,避免利尿剂的过度使用;切勿将儿童留在车内。

孕产妇

注重防中暑知识教育,彻底破除不通风、不洗脸、不刷牙等旧的习俗。

室外作业、剧烈运动者

要适当调整作业/训练/运动时间,同时配备遮阳设备。

2.普通人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16时在烈日下行走。

38661659766058380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78681659766058432

饮食 

夏天适合食用的蔬菜,新鲜水果,乳制品等。

45291659766058490

保证充足睡眠 

最佳就寝时间是22~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9111659766058540

谨防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缺乏、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表现为:特别粗心,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

因此,在炎炎夏天,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夏季坚持耐热锻炼,提高耐热力。

14441659766058672

关注中暑气象条件指数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组.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1) : 1290-1299.

[2]  Epstein Y, Yanovich R. Heatstroke. N Engl J Med. 2019 Jun 20;380(25):2449-2459. doi: 10.1056/NEJMra1810762. PMID: 31216400.

[3]  宋青,毛汉丁,刘树元. 中暑的定义与分级诊断[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07:541-545.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急诊科

编辑制作:何悦

审校: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呼吸急促,热射病,热衰竭,中暑,高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