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神经毒性
2022-08-05 19:10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9岁
患者性别:女
疑似CAR-T治疗后急性脑病,请血液科会诊。
既往史:
5天前,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接受CAR-T治疗。4天前,开始发热。考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给予治疗。2天前,热退,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进行正常对话。
查体:
意识模糊,对时间和地点定向力差,应答迟钝。躁动不安,有幻听和妄想。
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200 mm H2O,脑脊液常规、生化阴性。
头部MRI显示双侧海马肿胀,边缘系统轻微强化。
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3级。
初步诊断:
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
治疗:
地塞米松10 mg每12 小时 1次静滴。左乙拉西坦预防癫痫。
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该患者CAR-T细胞相关脑病得到及时诊治,但是一周后又出现意识模糊,这是该患者第二次脑病发作。经会诊考虑糖皮质激素诱发的精神症状,逐渐停药,并使用氟哌啶醇,意识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出院6周后,第三次急性脑病的发作以记忆丧失为特征。MRI上显示的边缘叶炎症,最终诊断为人类疱疹病毒6(HHV-6)脑炎。给予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但有后遗症,康复中。
===================
病例图片
===================
延伸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17例患儿(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4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3例)接受CAR-T治疗,一周内,7例出现神经毒性。
2022-08-0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类疱疹病毒,脑病综合征,膦甲酸钠,脑脊液,边缘叶,MRI,毒性,受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