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瓣周报VOL.3|TAVR术后早期LVEF改善可降低5年死亡风险!!每周瓣膜最新看点尽在《瓣周报》!

2022-08-06 14:05

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展和基于PASP变化的预期结果目前仍不明确。

资讯 · 01

JAMA 子刊:TAVR术后早期LVEF改善可降低5年死亡风险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有何预后意义?7月27日,JAMA Cardiology 发表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LVEF<50%的患者中,TAVR术后早期LVEF改善与较低的5年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相关。分析纳入PARTNER 1、2和S3研究中,基线LVEF<50%且接受经股动脉TAVR的高危和中危患者659例。结果显示,32.8%的患者在TAVR术后30天内出现LVEF的改善。TAVR术后早期LVEF改善与未改善的患者相比,5年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较低,多变量分析结果也是如此。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ΔLVEF的视觉拐点为10%,超过该拐点后,随着LVEF改善程度的增加,全因死亡率急剧下降。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有冠状动脉疾病或既往心梗病史,早期LVEF改善与5年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一致。

34861659690598918

资讯 · 02

EHJ 子刊:三尖瓣反流的评估与诊疗新进展

最近,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Imaging 在7月刊发表一篇综述,对三尖瓣的病理生理学结构、三尖瓣反流程度分级、影像学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中强调,并非所有继发性三尖瓣反流(TR)都相同,新的分类不仅应考虑瓣叶不同的活动性和对合方式,还包括继发性TR病例生理解剖结构和功能特征,基于此分为原发性TR、CID相关TR、心房继发性TR和心室继发性TR(图1)。在诊断评估方面,文中着重介绍了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并建议利用多种工具进行多模态影像评估(图2)。最后,文章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也给予了重要参考,应综合三尖瓣返流的潜在机制、患者状况和病因这些因素进行决策。  

681659690599391

34521659690599633

资讯 · 03

EuroIntervention :P+F的策略更有可能减少TAVR术后与通路相关的血管并发症

TAVR选择股动脉入路需使用经皮血管闭合装置,但不同的闭合策略对临床效果具有怎样的影响?近日,EuroIntervention 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使用1把ProGlide加1把FemoSeal(P+F)与使用2把ProGlide(P+P)进行血管闭合的效果。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TAVR的874名倾向评分匹配的患者。2018年8月~2019年8月,采用P+P策略进行血管闭合;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采用P+F策略进行血管闭合。主要终点定义为与入路相关的重大血管并发症或VARC 3标准≥2型的出血。结果显示,与采用P+F策略的患者(n=437)相较,采用P+P策略的患者(n=43)主要终点发生率较高(11.4% vs 3.0%;P <0.001),闭合失败率也更高(2.7% vs 0.9%;P =0.044),并且更经常需要计划外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3.9% vs 0.9%;P =0.004)。但是两组间死亡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3.4% vs 1.6%;P =0.08)。因此,P+F的策略更有可能减少TAVR术后与通路相关的血管并发症。  

10861659690599927

资讯 · 04

JACC :LAAC残余漏≤5 mm与血栓栓塞5年风险增加相关

目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5 mm被认为是完全封堵,但其对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并不清楚。7月25日,JACC 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左心耳封堵术后1年时残余漏≤5 mm与未来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相关。该研究纳入PROTECT-AF、PREVAIL和CAP2三个研究中1054名接受左心耳封堵的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显示,术后45天,存在和不存在残余漏≤5 mm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8.3%和60.2%,术后1年分别为27.7%和71.6%。术后1年时残余漏≤5 mm,与5年缺血性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风险增加相关(调整后HR =1.94,P =0.014),主要受非致残性卒中增加的驱动(P =0.04),但致残性或致死性卒中发生率相似(P =0.56)。残余漏≤5 mm与心血管或不明原因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无关。  

54921659690600444

70081659690600626

50571659690600852

资讯 · 05

JACC 子刊: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可为妊娠期的手术提供替代疗法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负担增加可能导致患有瓣膜性心脏病或心脏储备能力不足的母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婴儿早产的并发症。近日,JACC:Advances 发表一篇文章,回顾了经导管介入治疗妊娠期瓣膜性心脏病的适应证、潜在优势和局限性。文章强调,患有瓣膜病的妊娠期女性可能需要侵入性干预来治疗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恶化,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可为妊娠期间的手术提供替代疗法,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心产科瓣膜团队讨论进行决策和执行。年轻女性的生物瓣与早期恶化有关,未来可能需要多次干预。干预的绝对指征、方法和标准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还需积累更多数据。因此建议,只有在症状明显与血流动力学恶化相关时,才应考虑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症状患者进行经导管介入治疗。

2792165969060167713591659690602110

资讯 · 06

JAHA :PASP快速进展是风湿性二尖瓣患者全因死亡增高的风险因素

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展和基于PASP变化的预期结果目前仍不明确。近日,JAHA 发表一项研究,PASP快速进展与患者高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显著相关。研究纳入436名中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膜面积1.0~1.5 cm2)的患者,复合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和因心衰住院。基于PASP进展的数据驱动表型确定出两个轨迹组:PASP快速进展组(8.7%)和缓慢进展组(91.3%)。分析显示,快速进展组患者比缓慢进展组患者年龄更大,且有更多的糖尿病和房颤(所有P <0.05);快速进展组的初始平均舒张压梯度和PASP均高于缓慢进展组(6.2±2.4 mmHg vs 5.1±2.0 mmHg,P =0.001;42.3±13.3 mmHg vs 33.0±9.2 mmHg,P <0.001);调整合并症后,快速PASP进展同样是复合终点的重要风险因素(HR :3.08;95% CI :1.68~5.64;P <0.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初始PASP>40 mmHg是患者被分配到快速进展组的独立预测因素。

27891659690605630

4561659690605868

53011659690606369

来源:瓣膜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瓣周报,妊娠期,瓣膜,降低,血管,残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