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乳腺癌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发病原因与雌激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好发人群为乳腺癌家族史者、乳腺癌基因突变的人等,不良生活习惯、免疫因素等也可诱发该疾病。
全景案例
35岁的陈女士(化名),于2个月前发现左侧腋窝有结节,近一个月以来增大。到医院就诊,发现是腋窝淋巴结增大,行乳腺超声、钼靶均未发现异常。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陈女士来到全景做了一个全身PET/CT检查。
图像上发现左侧腋窝、左侧胸大小肌后缘多发淋巴结增大,糖代谢增高,其余全身未见明显肿瘤性病变。最后,陈女士行左侧乳腺及左侧腋窝淋巴结活检,左侧乳腺未见异形细胞,但是淋巴结却显示淋巴结来源于乳腺癌。
那么究竟是不是乳腺癌呢?其实乳腺癌中还有一种特殊类型:隐匿性乳腺癌。
隐匿性乳腺癌定义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一般是指以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临床体检乳房未能触及肿块且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检查)也不能确定的乳腺癌,同时全身其他部位检查亦未发现原发病灶。隐匿性乳腺癌中乳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3患者的标本中可以检查到原发癌灶,1/3患者的标本查不到原发灶。
临床表现
患者多在无意中发现腋窝处无痛性肿块,仅少数患者因肿块累及神经而伴局部疼痛,乳腺未摸到肿块。腋窝肿块单个或多个,多个时可分离亦可相互粘连固定、质硬,若肿块压迫腋静脉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少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其发病少见,有文献报道隐匿性乳腺癌占新发乳腺癌患者的0.3%~3.0%。
主要发病原因
隐匿型乳腺癌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发病原因与雌激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好发人群:
乳腺癌家族史者、乳腺癌基因突变的人等,不良生活习惯、免疫因素等也可诱发该疾病。同时,乳腺腺体致密;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也可能诱发。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乳腺癌能早期发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它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出现很多征象提示我们身体发生了病变,比如乳房内可触及的肿块,没有疼痛感。乳晕周围出现水肿;乳头有分泌物,乳腺局限性增生经药物治疗后不能改善或不随月经周围而变化。 不明原因的腋窝淋巴结肿大。这些征象都是在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检查。
提醒:乳腺癌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而且预后越好。只要及时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在早期乳腺检查中,超声、钼靶对早期乳腺中的微小钙化比较敏感,能够提示恶性程度及乳腺的可疑病变;乳腺磁共振则可以对致密型乳腺与肿瘤良恶性判断较为敏感,能鉴别乳腺的囊实性肿块,还能清晰的显示乳腺癌的累及范围;而在影像检查中,PET/CT是具有较高准确性的一项全身检查。
PET/CT在肿瘤方面的应用
PET的成像原理是使用葡萄糖类似物18F作为显像剂注入体内,参加人体代谢,从而得以定量反映局部葡萄糖代谢状况,是代谢显像的很好方法。高度恶性的病灶通常较良性或低度恶性病灶有更高的葡萄糖代谢率,相应表现为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
目前,PET/CT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分期及再分期,并在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等骨转移灶的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用。
即使在本例中,与其他检查(病理、钼靶、超声等)相似,PET/CT没发现乳腺的原发灶,但在淋巴结的发现中,能更全面的显示淋巴结的转移区域、数目,及排除其他来源病变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更准确提示肿瘤分期,以及指导日后治疗计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