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一台的“达芬奇”机器人,专利到期后,赛道入场者机遇中蕴藏着挑战

2022
08/04

+
分享
评论
Eshare医械汇
A-
A+

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机遇中蕴藏着挑战,国产企业需砥砺前行。

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近几年,机器人赛道热度不减。     

在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出现了一匹国产黑马—— 康诺思腾。   据公开资料显示,康诺思腾成立于2019年9月,专注于创新型手术机器人的开发, 现阶段公司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成立不到3年就已斩获近10亿元融资,获得启明创投、高榕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集体加注。 

01     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细分赛道

手术机器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五类。康诺思腾所处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作为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年在全球市场占比约63%,在中国市场中占比约75%。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指协助医生完成微创手术的一套医疗设备,医生通过控制台可以让机器人的机械臂模拟人的双手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手术,具有精细、滤抖等特点, 可用于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复杂性的疾病手术中。从全球和国内市场而言,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 由2015年的23.8亿美元   增长至2021年的   69.4亿美元 ,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22.8%。而在中国市场   ,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   0.8亿美元   增至2021年的   5.58亿美元   ,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15亿美元,复合增速39.2%。 

02     一家独大的“达芬奇”机器人   

在广阔的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Intuitive直觉外科旗下的达芬奇机器人一直名列前茅。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已更新到第四代,应用至国内三甲医院多个科室。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由机械臂、控制台和成像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与普通的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几个明显优势:  

一是进入人体内部的机器镜,使手术视野放大10-15倍;

二是突破人手的局限,机器手可以在360度灵活穿行,完成转动、紧握等动作;

三是无需开腹,创口仅在1cm左右,大大提高了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

显著的优势让达芬奇机器人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共219台,累计已完成超25万台手术。从1999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面世至今,已孵化出700亿美元的市值,全球市场里,达芬奇机器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03     “达芬奇”专利到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在美国本土的销售价格在60万到250万美元,但由于技术和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的价格则约   2000万人民币 。尽管价格昂贵,但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几乎被直觉外科独占。为何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类似产品来和“达芬奇”抗衡? 因为在美国专利局的数据库里,达芬奇手术系统拥有相关专利2000多项,包括多自由度手术机械臂、前端手术器械、三维立体视觉定位、人机交互等等,几乎覆盖了现有同类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所有技术保护点。产品技术问题始终可以解决,但与临床绑定的专利却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37591659600516999

  来源:医械知识产权       

达芬奇机器人专利申请主要聚集于美国、欧洲、中国等区域性中心国家或地区,但从2017年开始,达芬奇在全球的专利数量逐渐减少。根据美国法律,专利期限从授权日开始生效,有效期为20年。达芬奇机器人最早一批申请的专利是在1997年,未来随着达芬奇机器人核心专利的逐步过期,将给更多的机器人赛道入场者提供发展机遇与技术借鉴。近几年,专注于腔镜领域的手术机器人企业正在不断崛起。2022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两款   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批准上市:  

2022年1月25日,微创医疗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获NMPA批准上市;

2022年6月24日,康多机器人的腹腔内镜手术系统获NMPA批准上市。

未来,以康诺思腾为代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入场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手术机器人具有天然的集采免疫优势,加上目前国内政策环境的利好,如2021年12月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将智能手术机器人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众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未来几年内腔镜手术机器人还将迎来一波爆发期。    

但目前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是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薄弱,虽然已经掌握了机器人机器人本体设计集成、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等技术,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另一方面是在机器人领域缺乏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尽管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开设了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但短期内仍无法弥补人才需求缺口。

此前,虽然个别地区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但手术机器人治疗费用昂贵,短期而言,大部分手术机器人被纳入医保的趋势尚不会出现,加上国内医院对“达芬奇”机器人的操作使用更为熟悉,国产机器人的入院临床尚有难度,市场教育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患者的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在爆发期来临前,解决上述问题,是未来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机遇中蕴藏着挑战,国产企业需砥砺前行。随着达芬奇专利的陆续到期,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助推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朝着微创化、智能化高速发展。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康诺思腾,入场者,机器人,达芬奇,机械臂,赛道,专利,机遇,蕴藏,挑战,腔镜,手术,外科,医疗,全球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