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症可通过脑肠轴的多种途径相互影响 ,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医学上有90多种疾病发生于睡眠期,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思维、记忆力、创造力等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由此看来,失眠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4.6%的人睡眠不合格,超过90%的人没有达到良好的睡眠水平。
睡不着?看看为什么
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研究发现失眠患者中大比例人伴有胃肠道疾病,且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发生失眠,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2019 年8 月,国内研究员首次以临床失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失眠障碍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系统性研究。
研究发现,失眠障碍患者较正常对照人群的肠道菌群不仅多样性出现了显著下降,而且菌群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改变,特别表现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中存在大量显著差异的菌种。
同时数据分析提示失眠障碍患者肠道菌群的潜在致病性和大量与失眠相关的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图 失眠障碍与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在多样性、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干扰睡眠
失眠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人在结构和多样性都显著不同,那么,肠道菌群影响睡眠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症可通过脑肠轴的多种途径相互影响 ,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对睡眠影响通过三种完全不同的通路进行:
1、神经内分泌通路—抑制或兴奋神经轴
肠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菌群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影响,对相应的神经元产生抑制或兴奋作用,促进睡眠-觉醒的转换 。
2、免疫调节通路—免疫反应促进睡眠
肠道菌群可以直接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该途径的实现依靠于迷走神经和一些可溶性介质在肠道与大脑之间提供的双向通信通路。
肠道菌群可通过增强促炎因子的能力促进睡眠。
3、迷走神经通路—影响精神和睡眠结构
肠道中肌间神经丛感觉与运动神经元通过特定连接能协助调节肠内激素分泌及肠蠕动。肠道菌群变化产生的神经毒性代谢物也可能会通过你的迷走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精神表现和睡眠结构。
以上研究为以肠道菌群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比例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包括改善睡眠提供了新的思路。
仅一个疗程,8年失眠治好了!
李先生失眠有8年,夜里常常辗转难眠。
李先生去当地著名的精神卫生中心,被诊断为轻微抑郁症,吃抗抑郁药失眠并未见好转。之后去当地医院,医生给开了安眠药,持续吃了3年,失眠没治好,身体反而大不如前了,全身乏力、头痛,又去看中医,喝中药,也并没有明显效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朋友介绍,接受了肠菌移植的失眠患者招募,目的是通过调节肠菌平衡改善睡眠质量,经检查后,李先生肠菌结构和种类紊乱,胃肠道功能减退。于是接受治疗一个疗程之后,晚上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头痛症状也消失了!
肠菌移植—从此安心睡
美国睡眠研究团队人员发现,婴幼儿的睡眠质量最高,我们通过研究婴幼儿的菌群结构,筛选出了一株对睡眠有改善作用的功能菌株.这种菌株参与调控脑发育、应激反应、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一种从奶源分离的名为副干酪乳杆菌 Lpc-37(Lpc-37)的细菌是证据最为充分的益生菌之一。
Lpc-37 拥有 20 多个临床研究的支持。其中有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结果表明,Lpc-37 具有显著的影响。服用Lpc-37组的感知压力显著降低,睡眠显著改善。
美国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和肠道构成“肠脑”,肠脑与大脑之间双向互通,通过脑肠轴进行连接。
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且肠道微生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此我们设想,将这些有助于睡眠的菌株移植到失眠患者体内,是否可以用来治疗失眠障碍呢?而这涉及到一项新兴技术—肠菌移植,其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调整肠菌平衡,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1、肠菌移植可缓解焦虑和压力!
瑞士国立卫生院研究人员发现清洁组小鼠肠菌处于平衡状态,表现出焦虑样行为减少,睡眠时间长,这结果表明,焦虑样行为与小鼠的肠道微生物高度相关。
此外通过重新定植清洁组小鼠的粪便菌群可以使对照组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恢复正常化,这证实了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小鼠的焦虑,有助于睡眠。
上述研究表明,针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肠菌移植,可能成为干预神经和精神疾病(失眠)的潜在策略。
2、小贴士:改善睡眠注意事项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通过增加和保持肠道菌群多样性来增强睡眠呢?您只需要做有益肠道健康的事情,避免损伤肠道的行为。
(1)多吃发酵食品:例如奶昔、酸奶、纳豆和发酵蔬菜等。
(2)吃益生菌/益生元补充剂:可增加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
(3)增加可溶和不可溶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坚果和全谷物。
(4)开窗通风:空气好的时候多开窗通风,会改变室内的微生物群落,增加室内有益菌的多样性,使你获益。
(5)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除非医生说必须使用。
(6)尽量少吃超加工食品:精制糖是病原体的食物,食品乳化剂和聚山梨酯-80、卡拉胶、聚甘油和黄原胶也似乎对肠道菌群有不利影响,人工甜味剂也会改变肠道菌群。
(7)根据年龄,调整睡眠时间。
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和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各种有害菌释放的神经毒素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失眠等各种神经功能异常。
肠菌移植带来的有益菌群可以有效地平衡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通透性,减少胃肠道和各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
因此,肠菌移植和其它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治疗手段将为失眠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