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走向心生——金宝谈冠心病

2022-08-01 19:16   检验视界

冠心病的简介、影响因素、冠心病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冠心病的治疗及预防科普。

亲爱的读者大大们,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啦!之前金宝带领大家学习了很多癌症的小知识,在防癌控癌小科普之后。在本期金宝给大家带来的是不可忽视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2018年1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

《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出现西方化,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而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症,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如何有效治疗冠心病,成为一道横亘在患者和医疗工作者面前的严肃命题。

今天,金宝将从冠心病的简介、影响因素、冠心病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冠心病的治疗及预防等7方面给大家做出简单介绍,希望亲爱的宝友们通过阅读本篇内容能够正确了解认识冠心病,科学合理的保心护心,也请大家为了身边的朋友预防冠心病,让心脏走向新生而转发。

一、冠心病简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正常的冠状动脉主要是给心脏供应血液的,为保证心脏作为一个发动机正常运转,不断的给心脏输送和提供原料和氧气。当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血脂在血管壁上不断的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窄、若斑块破裂则可以形成血栓。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简要的发病机理

冠心病的累及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二、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冠心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但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冠心病已经开始袭击中青年群体。这其中除了与性别、年龄、家族史这3个不可改变的因素以外,还与血压、血脂、血糖、超重以及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可改变的因素有关。下面,金宝将逐一介绍这些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亲爱的宝友们要仔细对照,若不小心命中,一定要及时改变调整,保心护心,健康享受生活。

1、可改变因素

(1)高血压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冠心病发病率显著相关,而且随着血压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均存在关联。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组成物质,已经被大量的人群研究及动物实验所证实。血胆固醇分为不同组分,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负相关。 

(3)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易发冠心病。研究显示男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 2 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则增加 4 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的高低也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4)肥胖和超重 肥胖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是被逐步发现的。研究发现,肥胖与冠心病无直接关联,但可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向心性肥胖更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实际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不仅限于与重度肥胖有关,在“正常体重”范围上限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开始增加,随着体重的增加,危险逐步增大。 

(5)吸烟 吸烟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冠心病发生风险与每天吸烟量以及烟龄长短有关。Framingham 研究发现每天吸烟大于、等于、小于 20 支的人群,其冠心病发生风险分别提高 7.25 倍、 2.67 倍、 1.43 倍,此外,吸烟者心肌梗死发生风险高出 1.5 ~ 2.0 倍。 

(6)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过量的热量摄入导致的超重和肥胖,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引起血脂紊乱,过多的盐摄入导致血压不稳等。

2、不可改变因素:

(1)性别 冠心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一般在更年期后发病率有所增加。随着年里的日益增加,心血管逐渐老化,相对应的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应激源和个性特征模式两方面。个人应对环境紧张的行为反应包括了抑郁等心理因素,还包括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研究认为沮丧和敌意等情绪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之外。 

(3)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中曾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10倍。因此,家族史中曾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冠心病的发生。

 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像发动机一样源源不断的向人体各个地方输送血液,补给氧气和养分。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和作息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人们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却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预防冠心病,恢复心脏活力,我们需要了解冠心病发病时的相关症状表现。

(1)胸痛         

当胸口出现疼痛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大多数人可能选择忍忍就过去了,但是这种疼痛的信号却是心脏在给你的提示。疼痛有时候会从胸口左侧靠心脏的地方发出,舒缓几分钟之后疼痛会慢慢减轻。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活动,疼痛有可能愈演愈烈。从胸口辐射到颈部、腹部,甚至手臂也会有不适感。 胸痛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出现,这是变异型心绞痛。如果在稍微做一点事情之后,或者情绪不大稳定的时候出现的疼痛,此时有可能是不稳定心绞痛。 

(2)胸闷 

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胸闷的现象。有些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但是有的时候会出现胸口很闷,气喘不上来的感觉,像一块石头堵在胸口。有时候还会出现失眠、焦虑,做什么都没有力气的感觉。常常在工作上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到夜间,很多患者无法正常呼吸,乃至无法平平地躺在床上。

(3)心悸

当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的现象,就要提防着冠心病的发生了。有时候做了很重很累的工作之后,身体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但是这些症状经常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很大可能性就是得了冠心病了。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出现了心律不齐的症状,常常感到心跳停了一下,这是心悸的症状,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不及时诊治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心脏骤停的现象,非常危险。 

(4)烦躁不安 

一般来说,普通冠心病患者不会有很强烈的烦躁不安的感觉,也不会有紧张恐惧感,甚至有濒死的感觉,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更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了。因为这些是心力衰竭的信号,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话非常危险。 

(5)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当静脉中的回血量逐渐变少,人体就更容易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很多冠心病患者常常感觉自己的腿部有肿胀感,非常痛苦。如果不是因为肾脏或者肝脏出现了问题,当下肢开始水肿的时候就要提防着心力衰竭的发生。                                   

四、冠心病的分类

冠心病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其中最为凶险的是心肌梗死型和猝死型。

 1、无症状型冠心病(或称隐匿型冠心病)

临床上无症状,但有客观依据,如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发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2、心绞痛型冠心病

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出现压榨性或紧缩疼痛,发作频率为1日多次,数天1次或数周1次,每次持续3-5分钟,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发作时常被迫立即停止活动。时间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麝香保心丸)后,在1-2分钟内可以缓解。上述感觉多在体力活动、劳累、精神激动、寒冷、饱餐后出现。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常见的严重疾病。持续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频死感,大约50%-81.2%的病人发病前会有全身乏力、心慌、胸闷等表现。  

4、缺血性心肌病

表现为心慌,心跳时快时慢的,伴有头晕,甚至发生晕厥,夜间不能平卧入眠,不能从事日常活动。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其三大主体症状。如果心脏长期缺血、缺氧,最终可能出现慢性心力衰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反复发作,需要住院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5、猝死型冠心病

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一过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所致。可无任何先兆发生,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以上几种类型可以合并存在。近来常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都是冠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血栓完全闭塞冠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完全闭塞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两者均可致猝死。

五、冠心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方式的基础和保障。冠心病适用的药物种类繁多,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冠心病预防、术后治疗、冠心病发作急救等几种。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 

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受体阻滞剂

即有抗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禁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5)钙通道阻断剂 

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主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常用ACEI类药物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现明显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压偏低。 

(7)调脂治疗 

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为下降到80mg/dl。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六、冠心病的预防

1、合理的膳食,减轻体重,少吃含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脂肪、内脏及脑、及海产品、鱿鱼、奶油、避免暴饮暴食。增加杂粮和蔬菜、豆制品的摄入;要少饮酒,戒除吸烟的不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禁烟酒、多吃清淡食物,如蔬菜、瓜果等,适量食用植物油。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   

4、积极治疗引起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病、糖尿病、肝病等。   

5、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休息。   

6、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

读了今天的文章,想必大家对冠心病的危害有了了解。在下期的《医海纵横》中,金宝将用一期的篇幅介绍冠心病的诊断,敬请关注。

-End-     原文发布时间 | 2019年5月23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心病,心绞痛,死亡率,糖尿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