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一例inhibin阳性的肝脏肿瘤(附下期预告)
上期课程回顾
上一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0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章琼燕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一例inhibin阳性的肝脏肿瘤,章老师通过分享的一个病例讲解了关于inhibin阳性肝脏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容摘要
简要病史:
女性,21岁。2021年6月,双下肢及腹部水肿,轻微腹胀,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史无殊,无肝炎;肿瘤标志物:CA19-9 319U/ml ↑ 。
图1. 2021.6.25我院MRI:肝右叶MT,直径约16.5cm。
图2.2021.6.22我院PET-CT:糖代谢异常增高的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17*15cm;考虑为肝脏右叶MT;包绕肝门静脉右支、压迫毗邻下腔静脉、右肾和胃窦。
图3. 2021.7.15穿刺活检
穿刺诊断?
成片、大小不等的滤泡、微囊状结构
上皮样细胞,胞浆稀少,细胞核深染,异形性轻
图4
图5
免疫组化诊断
肝内胆管癌?
神经内分泌瘤,NET-G2
后续诊治:
未发现其他肝外病灶
TACE治疗4次(2021.6.28 - 2021.11.22)
仑伐替尼(2#,qd)2021.7起
图6. 2022.2.11 MRI示治疗后改变(病灶部分坏死)
2022.2.16手术治疗:肝叶部分切除术(右半肝)+胆囊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所见:肿瘤2枚均位于右半肝,大者位于VII、VIII段,12×9.5cm,小者位于V段,大小约1.2×1×1cm。
图7
巨检:
部分肝及肿瘤:大小16×13×6cm,紧邻被膜距切缘0.2cm见一多结节融合状肿物,大小11.5×7.5×7cm,切面灰黄,部分区出血囊性变。
距被膜0.5cm,距切缘1.5cm见肿2,大小2.5×1.5×1cm,切面灰白,质软。
周围肝土黄色细腻
图8
图9. 左右滑动查看镜下形态图片
图10. 左右滑动查看免疫组化图片
inhibin-positive hepatic carcinoma:
形态特点:
结构丰富多样
实性巢团状背景,微囊/滤泡状结构,内含嗜酸性液体/胶质-类似甲状腺滤泡
岛状-类似NEN
梁状结构,约10层细胞厚度-类似HCC
局灶纤维化间质中出现成角的腺管结构-类似ICC
双相型细胞:小的胞浆稀少的细胞,常位于粗梁、巢的中央,核圆,深染一致,无多形性;大的上皮样细胞,丰富嗜酸性胞浆,核圆,染色质松。
鉴别诊断:
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常有肝外原发病灶,少见微囊状、滤泡状结构。
Syn/CgA弥漫阳性;inhibin阴性。
转移性甲状腺肿瘤
转移性卵巢颗粒细胞瘤
总结:
年轻女性,无慢性肝病,肝脏单发大肿块
巢状、片状结构,伴有滤泡/微囊状区域,腔内含嗜酸性液体/胶质-类似甲状腺胶质。
大部分细胞温和,核分裂象少见;部分细胞分化差,大,浆丰富嗜酸,核圆染色质空。
强阳性-inhibin,CK7,CK19,神经内分泌标记局灶阳性。
NIPBL-NACC1 fusion
设计:鹏飞
编辑: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