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创新前行】 第四季“那些不一样的年华——中山故事会”聚焦中山医院创新文化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点击观看视频《不断奋进的中山医院科创史》
打破常规,创新前行
“纵观中山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奋进的科创史,创新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山医院的血脉之中。”7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宣传部、团委共同主办了“那些不一样的年华——中山故事分享会”(第四季)暨中山医院85年院庆特别活动。故事会以“打破常规,创新前行”为主题,邀请四位医护专家向今年入职的中山医院新职工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及心得感想,充分探讨中山新文化关键词——“创新”的内涵。
院党委副书记李耘出席并作主题演讲,重症医学科屠国伟主任医师、心内科潘文志主任医师,心外科陈轶洪副主任护师、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教授、医务处处长孙湛主任医师先后作为分享人发言交流,宣传部部长齐璐璐担任主持,团委书记庄秋林,副书记王媛婷参加活动。
李耘副书记以《八十五载之中山新文化 以创新铸魂》为题为新职工阐述了中山医院深厚的创新传统、人文的创新情怀、浓郁的创新氛围以及肥沃的创新土壤。创新是中山文化的重要内涵。从“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出发,我们要勇于打破常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医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院快速发展,同时助力国家和民族振兴。
屠国伟主任医师作为“大鱼海棠”医疗队队员,讲述了在闵行体育馆新冠亚定点医院抗击疫情期间,面对靶向药物仅剩2天量的肿瘤患者,面对患者家属着急送来物资的孝心,面对独自进舱想吃小番茄的小朋友,中山医院医疗队秉承着“每一个群体都需要被关心”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集思广益、共克时艰,用个性化医疗为患者“破例”的温暖故事。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全国三甲医院排行榜于今天公布,中山医院位列全国第三。在圆桌访谈环节,专利发明人潘文志、陈轶洪分享了各自工作中的创新发明构想。团委副书记王媛婷担任主持。潘文志主任医师授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7项,申请和授权国际PCT专利2项,转化11项,在葛均波院士指导下作为主要发明人研发了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ValveClamp(已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及世界首个可穿刺封堵器ReAces(已完成探索性临床试验)。陈轶洪是心脏外科37病区护士长,屡次在国家级、市级、院级多项创新大赛中荣获大奖。患者通过她研发的新型模块化定量下肢床上运动踏板协助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早期床上运动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这些工作中的“金点子”,不但顺利解决了临床上常见的问题,而且产生了超出预期的附加效应,对于开拓医疗创新思维、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自2014年起设立的“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奖”是我院创新发展的品牌项目,享有“中山诺贝尔”的美誉,至今已举办了8届,在高峰对话环节,获得该奖项一等奖的石洪成教授分享了他的医学创新故事。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在全国创立最早,通过与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深度融合,形成“中山-联影”模式,打破高精尖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格局,攻克“卡脖子”问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医学影像设备创新之路。
新技术应用推广奖负责部门医务处孙湛处长介绍,作为“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山医院一直积极鼓励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开展前沿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技术的创新切实服务于广大病患,通过新技术应用推广奖的评奖,对医院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借助创新机遇,填补业内空白,助力医院实现医教研管理全面飞跃。
自2019年起,围绕几代中山人的从医路、医疗援助、西迁精神、创新文化等主题,“那些不一样的年华——中山故事会”已成功举办四季,为中山医院新职工讲述了中山人的初心故事、逆行故事、西迁故事、创新故事,已成为医院重要的一个文化品牌活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