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药、科伦ADC药物的“出海”,看中国创新药如何在“寒冬”下蓬勃发展
No.1 关于石药与Elevation达成授权
今日,石药集团子公司巨石生物已与 Elevation Oncology 就同类首创抗 Claudin 18.2 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 SYSA1801 签订独家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石药巨石生物同意授予 Elevation Oncology 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 SYSA1801,将收取 2700 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权获得最多 1.48 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最多 10.2 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销售提成。 石药巨石生物保留该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所有权利。
Claudin 18.2属于CLDNs家族成员,是CLDNs18的亚型之一,它是一种CD20样分化的蛋白,尽管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高度受限,在多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异常高表达。最初被发现能持续、稳定地高表达于多种胃癌组织,但随后研究表明,其也能在乳腺癌、结肠癌、肝癌、头颈癌、支气管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原发恶性肿瘤中异常激活和过度表达,尤其好发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使Claudin 18.2成为具吸引力及前景的治疗靶点。目前在研的Claudin 18.2相关ADC药物统计如下:
No.2 关于科伦与默沙东达成一项新授权
近日,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就一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ADC药物达成合作及独家许可协议,同样吸引人的眼球。据悉,默沙东将根据协议内容和商业化开发阶段向科伦博泰支付3500万美金首付款、不超过9.01亿美金的各类里程碑付款及相应净销售额提成,双方还将对该款ADC药物的早期临床开发进行合作。
这是继科伦与默沙东就TROP2的ADC药物SKB-264达成合作后另一项合作。SKB-264在美国已获批 I 期临床,并在中国已启动 I/II期临床。Trop-2靶抗原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既在细胞膜表面表达,又可以内化单克隆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种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相对较低,是一种理想的ADC药物靶点。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SKB-264 在 TROP-2 阳性的乳腺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目前,SKB-264正在开展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晚期实体瘤的II期临床试验,双方将针对特定早期临床开发计划进行合作,包括探索SKB-264单药及联合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潜在价值。
No.3 创新药“出海”的思考
两项国产ADC的授权行为引发业内热烈的讨论,ADC能够通过抗体部分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位的抗原,选择性地将高活性细胞毒药物运送到肿瘤细胞内,将使癌症患者治疗疗效最大化, 药物全身毒副作用最小化。截至目前,全球一共有14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去除ADC生物类似药),涉及靶点11个,适应症涵盖实体瘤和血液瘤,2021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5.2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将创新药权益授权给国外药企的交易不断增多,也意味着国际药企对我国新药研发能力的肯定。据统计,我国License-out交易数量已由2017年的12件增加到了2020年的72件,2020年一年的交易数量比之前三年的总和还多;2021年交易数量略有下降,为53件,但交易金额仍继续增加,由2020年的125亿美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45亿美元,增长了16%。2022上半年,有27家中国公司成功实现海外授权,根据授权数量,依次是复宏汉霖、绿叶制药、和铂医药、信达、百奥赛图、天演、劲方、博奥信等,产品包括抗PD-1抗体、靶向BCMA的CAR-T产品、抗Siglec-15抗体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2021年上半年国内转国外交易情况
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海外市场已成为药企的必争之地。由于创新药的研发成本极高,加上国内集采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单一市场覆盖不了成本的情况下,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就成了行业共识。科伦、石药、恒瑞这些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的能力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需要拥有非常牢固的根基,包括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程度、运营和营销能力、注册能力等。就技术层面来看,研发“内卷”和赛道“同质化”是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思考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到一个突破点,不一定需要有很多的管线,也不一定需要很多产品,只要有一项能够在国际上做到领先,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时下,国内医药行业说得最多的关键词是“创新药寒冬”,各方都试图从政策、资本、社会等方面解释目前的行业变化。想实现海外授权/许可输出,药企需要反求诸己:一,是否真正拥有临床价值,在适应症的选择、靶点上的突破等,有差异化创新,能实现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第二,是否有能力布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临床终点指标上有优势,数据多样性足以服人。注重差异化产品开发、扎实的临床/注册能力、拥有适合的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储备,将是药企制胜的关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