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发病初期即可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等现象,之后则出现烦渴、多饮。若是患者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则可出现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的表现,如心悸、心慌、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昏迷。
经常口干,喝水多,小便也出奇多,每天要上厕所十多次。23岁的小林一年来健康“报警”,很是苦恼,在当地医院找病因未果。近日,小林(化名)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经过仔细问诊、排查,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
口干一年多 女子增重46斤
小林是大三的学生,一年前小林发现自己每天都很口渴,需要大量的喝水,几乎要喝5L水,每天也在疯狂的上厕所,以前睡前上过厕所,就能一觉到天亮,现在却是每天都要起夜三四回,严重影响了小林的睡眠质量。
一开始,小林以为是夏天天气热,身体缺水,谁知天气凉下来还是如此。家里人怀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毕竟亲戚中有得糖尿病的情况和小林的极为相似。
于是带小林到当地医院就诊,糖耐检查基本正常,只是存在胰岛素明显增高,医生给小林开了“二甲双胍”治疗,症状并没有改善,小林就自己停药了。
在寝室,因为频繁起夜不仅影响自己休息,也影响了室友的休息,小林的情绪一直很低落。
而不停的喝水和上厕所让小林除了上课的时候都不愿意离开寝室,宅在寝室的小林爱上了碳酸饮料,一天少的能喝五六瓶,多了七八瓶也不在话下。
不知不觉,小林的体重就增加了46斤。
恶性循环 母亲拖着来就医
小林的体重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她更不愿意出去活动,也不愿意与同龄人交流,每天就喜欢宅在一个地方看剧、喝饮料。恶性循环让小林患了“中度抑郁”。
小林母亲不愿意自己女儿就这样宅下去,“这样的情况肯定是生病了,到医院看看,找找病因。”母亲这样想。
于是在今年暑假,母亲拖着小林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在诊间,接诊医生听完小林描述后,怀疑小林得的是尿崩症,为了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小林住进了内分泌科病房。
在内分泌科病房,内分泌科的医生对小林的情况进行了讨论:糖耐检查提示糖尿病,但在后续血糖控制稳定后,患者尿量没有明显减少,同时小林的尿比重很低,那么还有可能是原发性烦渴和尿崩症。
为了验证小林的具体病因,内分泌科对小林开展了禁水加压试验,这是一种在试验期间禁止患者饮水,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电解质,以及用药后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区分患者的尿崩病因是中枢性、肾脏或者是精神性的试验。
经过7个小时的实验,小林确定为“中枢性尿崩症”。
在对症治疗后,小林的症状有明显缓解。
什么是尿崩症
东阳市人民医院曹璐璐副主任医师介绍,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VP反应缺陷(抵抗),或AVP降解过快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主要表现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尿崩症好发人群可发生在各年龄段,青壮年多见,男女比为2:1,儿童发病多在8~12岁,而成人则多在25~40 岁之间。
尿崩症的临床主要表现
1、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多饮、多尿和烦渴症状。
2、与病因有关的表现,如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头晕等。
大多数人在发病初期即可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等现象,之后则出现烦渴、多饮。若是患者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则可出现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的表现,如心悸、心慌、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昏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