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疗法作为新型细胞疗法,近年来在全球癌症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可谓是独占鳌头。 但是面对CAR-T疗法,大家还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看待!
目前,CAR-T疗法是近年来最有前景的细胞免疫疗法之一,这项技术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随着 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 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 获美国FDA批准上市,CAR-T疗法已然进入井喷期。尤其是在多种血液肿瘤领域,如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癌种中,表现出不俗的疗效,让许多濒临绝境、无药可治的血癌患者,一大半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就在2022年7月28日,据北京日报官网报道获悉,日前, 北京艺妙医疗成功获批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成为 北京首个获批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这也是中国药谷细胞基因产业发展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其自主研发的首款抗癌药物IM19 CAR-T细胞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包括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3项临床默示许可。目前,该产品针对3个适应症的研究已全部进入注册临床阶段。其中,治疗复发或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II期临床, 最快将在2023年上半年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上市的CAR-T治疗产品。 据之前发表的临床研究报道,IM19CAR-T细胞疗法在I期注册的临床试验中展现了优于国际同类竞品的临床疗效, 接受治疗的复发/难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完全缓解率达60%,客观缓解率高达80% ! 若该CAR-T产品顺利上市,则会填补自主细胞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空白,打破国外细胞产品对细胞治疗产品市场的垄断,有效降低相关癌症患者的治疗成本,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血液肿瘤治疗界的“抗癌利器”——CAR-T疗法
与PD-1类似,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治疗,只不过机制比PD-1更复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无癌家园专家科普:CAR-T免疫疗法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所有CAR-T产品 这一蜕变或许有望将“抗癌”变为“治癌”,迎来反击癌症的新时代。比起“治标不治本”经常会复发的传统疗法,调用患者体内自身免疫系统的CAR-T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 如何寻求CAR-T细胞治疗 >> 目前急招 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T-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间皮瘤、卵巢癌等癌种!
完全缓解率近100%!CD19/BCMA双靶点CAR-T疗法GC012F初战告捷!
除了上述提到的IM19CAR-T外,GC012F也是一款炙手可热的CAR-T治疗产品,其通过同时靶向CD19和BCMA靶点,能带来快速、深入且持久的治疗效果,帮助多发性骨髓瘤(MM)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提高治疗响应率、并有望降低复发率。美国FDA已授予GC012F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我国亘喜生物宣布也在2022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CD19/BCMA双靶点FasTCAR-T GC012F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首次人体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1月26日,28例接受过深度既往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接受GC012F三种剂量水平的单次输注治疗:1x105 细胞/公斤体重(DL1)、2x105 细胞/ kg(DL2)和 3x105 细胞/ kg(DL3),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
DL1、DL2、DL3不同剂量水平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00%(2/2),80%(8/10)以及93.8%(15/16),在所有可进行微小残留病灶(MRD)疗效评估的患者中,100%(27/27)的患者达到了MRD阴性;75%(21/28)的患者达到了MRD阴性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MRD-sCR)。
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是低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未观察到任何级别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ICANS)。
逐步突破CAR-T治疗实体瘤瓶颈,经改造抗癌效果突飞猛进!
面对占比90%以上的实体瘤治疗领域,CAR-T疗法同样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实体肿瘤方面如消化系统肿瘤领域CAR-T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等。 国内学者更是针对CAR-T进行了多种改造,不断地发现新靶点,以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
CAR-T疗法颇为出圈的临床研究
0 1 胃癌、胰腺癌
作为国际上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CT041早在2019年ASCO年会上就崭露头角,当时总客观缓解率为33.3%就已经惊艳世界,如今更加显著的疗效无疑是锦上添花!此次的临床数据展现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良好治疗前景!
国产CAR-T疗法CT041闪耀国际
2022年5月9日,科济药业CAR-T细胞产品CT041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也算是首个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的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研究数据格外亮眼!
1. 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73%;所有胃癌患者总客观缓解率为57.1%,疾病控制率达75.0%。
2. 既往接受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1.1%,疾病控制率为83.3%。
3. 而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除此之外,还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细胞疗法。例如,由传奇生物研发的LB-1904,用于治疗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经进入临床I期试验。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单抗AB011,用于治疗晚期胃腺癌及实体瘤患者,目前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招募中。
0 2 肝癌
当前应用CAR-T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靶点主要是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2020年5月5日的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临床肿瘤研究)》上刊登的一项临床研究中, 共有13例患者接受了中位值为19.9×108的CAR-GPC3 T细胞。 所有患者均为GPC3阳性,均接受过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或全身性的系统治疗,都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 其中有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所有患者6个月、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42.0%和10.5%,中位生存时间(OS)为278天(39.7周)。 2021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靶向GPC3的CAR-T药物(Ori-CAR-001)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 截至2021年3月10日,共纳入11名接受细胞输注的复发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患有晚期肝细胞癌,并且经过化疗、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靶向治疗均无效。9例可评估受试者中,4例达到部分缓解 (PR),3例达到疾病稳定 (SD),2例出现疾病进展 (PD),客观缓解率为44%,疾病控制率达到78%。
03 结直肠癌
2022年5月17日,上海斯丹赛生物公司宣布,其将出席2022年5月15日-5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第25届年会并做口头报告。 会上,斯丹赛将做基于自主研发的CoupledCAR®平台技术开发的首发候选产品GCC19CART的报告,该产品被开发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结直肠癌(R/R mCRC)患者。
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赛生物宣布,其开发的实体瘤CAR-T产品GCC19CART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GCC19CART是一款自体CAR-T治疗产品,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转移型结直肠癌(R/R mCRC)的实体肿瘤领先疗法。不得不说,这项殊荣让CAR-T疗法在攻克实体瘤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喜可贺!
据无癌家园小编获悉,在本次ASGCT会议上,斯丹赛将会重点介绍来自中国5家临床中心2个剂量爬坡试验组21例患者的数据,验证了GCC19CART产品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其中13患者以1级剂量(1x106 cells/kg)入组,8名患者以2级剂量(2x106cells/kg)入组。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1级剂量组客观缓解率(ORR)为15.4%(2/13),2级剂量组客观缓解率为50%(4/8)。
04 恶性间皮瘤、卵巢癌 【间皮瘤】
大多数CAR-T细胞疗法需要靶向癌细胞相关膜蛋白,而上海细胞集团运用一种新的方法除了靶向癌细胞相关膜蛋白,同时还分泌抗体改变肿瘤周围的微环境,这种方法源自由羊驼、骆驼自然产生的“纳米抗体”,羊驼体内的“纳米抗体”帮助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
此项临床试验共纳入10例晚期复发/难治性间皮瘤患者,所有患者至少接受过≥2线化疗线失败。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1至2次aPD1-mesCAR-T细胞回输,回输剂量范围在1×106~1.5×107CAR-T/kg,6例完成了回输后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评价。回输后的28天,患者接受增强CT或PET-CT评估产品的初步疗效。 6例己可评价的间皮瘤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例,客观缓解率为50%;在PD-L1阳性≥5%的间皮瘤患者,获得客观缓解3例,客观缓解率达到100%;截止发稿,入组的所有间皮瘤患者回输后,持续生存,最长生存时间已达22个月,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持续无瘤生存已超过15个月,在完全缓解患者的外周血中持续检出CAR-T自分泌的PD-1纳米抗体达9个月。 临床研究表明,自分泌PD1纳米抗体间皮素CAR-T细胞能够通过减少肿瘤负担和延长生存期给复发/难治性间皮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尤其是PD-L1阳性的肿瘤患者,实现了肿瘤清除和长期无瘤生存。
【卵巢癌】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有mesothelin(MSLN,又称为间皮素,可以应用于多种上皮癌症,比如恶性间皮瘤、胰腺癌、胃癌、卵巢癌等)。
其中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的是静脉回输的CAR-T治疗,治疗后全身的病灶,基本都实现了代谢活性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
受试者GD-G/M-005 是一例具有 MSLN 表达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该受试者进展为局部淋巴结转移(24×33 mm)(图c)。抗 MSLN-7 × 19 CAR-T 细胞首先通过肝动脉输注,当晚伴有高烧,没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或神经毒性。随后,他每1~2个月接受一次抗 MSLN-7×19 CAR-T 细胞的静脉输注。
直到增至CAR-T细胞输注的5倍,CT分期显示他在治疗240天后达到完全缓解,测定的淋巴结为8.3×9.6mm,并未见其他肿大的淋巴结(图C),患者此时病灶完全消失,保持正常状态。
05 肺癌、胆道系统肿瘤、前列腺癌等
天价≠神药!CAR-T疗法虽好,但要理性看待!
CAR-T疗法作为新型细胞疗法,近年来在全球癌症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可谓是独占鳌头。 但是面对CAR-T疗法,大家还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看待!的确有一部分晚期癌症患者采用CAR-T疗法逆转命运。但它并非万能神药,在实体瘤的治疗上依然充满挑战。 而且与其他的抗癌药一样,CAR-T疗法也有其副作用,例如细胞因子风暴、神经毒性、B细胞终身缺失等,但目前已经有很好的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 因此,基于不菲的价格和副作用, 通常CAR-T疗法被用于标准治疗失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PD-1治疗等)的复发难治性患者身上。 2021年我国迎来了细胞免疫治疗的元年,作为先锋的CAR-T疗法,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CAR-T疗法主要在于改造T细胞来使其识别肿瘤细胞的特殊靶点,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针对不同靶点的CAR-T疗法,这意味着蕴含着无限可能。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细胞疗法毒副作用,降低价格,突破实体瘤的瓶颈,让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转载需授权
无癌家园提醒癌友们
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除上市的三款CAR-T外)、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TILs细胞、TCR-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无癌家园网不推荐患者冒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