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淋巴瘤君!专家提醒:对抗淋巴瘤,持之以恒是关键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几乎遍布全身,筑起了保护人体的 “健康长城”
淋巴癌,主要来源于淋巴组织或组织细胞的恶变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
据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7/1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发病率平均增加4-5%,是全球范围内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但相关研究表明,环境、饮食、吸烟、免疫系统、感染、年龄等因素均可能与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关。”血液肿瘤中心、血液内科主任黄振倩表示“无处不在”的淋巴瘤,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规范治疗,使它不再“难缠”。
一些感染也会导致淋巴瘤的发生率升高
“与肺癌、肝癌等实体瘤不同,淋巴瘤一旦发现就是全身性疾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接受正规的治疗,淋巴癌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的,甚至达到临床治愈。”黄振倩主任说。
淋巴癌的临床表现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淋巴癌的诊断手段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中最关键的手段,但有很多患者担心创伤性手术会带来危险,其实病理诊断的创伤非常小,仅有少量的血液或者组织液渗出,而且此后很快就会开始正规治疗,所以不必担心增加肿瘤转移扩散风险。
淋巴癌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淋巴瘤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生物治疗、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等。
黄振倩主任表示,淋巴瘤并非绝症,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需“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模式,利用规范化的治疗手段、科学的自我管理,达到最佳疗效。
有效地自我管理方法
血液肿瘤中心黄振倩主任强调,很多淋巴瘤患者在得到治愈的“捷报”以后就以为万事大吉,殊不知癌细胞随时可能“反扑”。坚持科学复诊,是巩固抗癌成果的不二法门,在对抗淋巴瘤的战线上,持之以恒 才能步步为“赢”。
随访时间和检查项目,随访时间主要分三个阶段:
随访时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LDH、β2-MG、EKG、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腹膜后淋巴结等B超、胸片(正侧位)或CT,以及相应必要检查。
直播专家
黄振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学中心
血液肿瘤中心、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疗安全协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
专业方向:
擅长各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新技术治疗恶性血液系统肿瘤,获得较好疗效。
通讯员:血液内科、曾毅东、刘永健 后期:李进 编辑:美娟、禾安 责编:阿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