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 |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2
07/28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耐高压型PICC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置管风险小,CLABSI发生率低,适合重症患者使用。

摘  要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内容包括导管的类型及特性、置管及日常维护操作、导管相关常见并发症处理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建议。

关  键  词

重症医学;  中心静脉通路; 中心静脉导管; 管理; 专家共识 

一、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类型及适合重症患者使用的种类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为导管尖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包括3种: (1)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 (2)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3)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 

推荐意见1: 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包括CVC、PICC、IVAP。CVC和PICC可作为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

  二、PICC用于重症患者的优势 

推荐意见2: 

耐高压型PICC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置管风险小,CLABSI发生率低,适合重症患者使用。

  三、耐高压适合行增强CT检查的导管 

推荐意见3: 行增强CT检查时,对注射造影剂导管的抗压性要求较高。目前可选择应用的静脉注射导管包括以下几种:耐高压静脉留置针(部分型号)、耐高压注射型PICC、耐高压IVAP等。不耐高压的CVC不推荐用于增强CT检查。 

四、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位置

推荐意见4: 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要权衡风险与获益个体化选择。其中锁骨下静脉发生感染和血栓风险最低,但发生气胸风险更高。对于以行血液透析为目的的CVC置管,首选经股静脉。

  五、常规超声检查引导下穿刺置管的建议 

推荐意见5: 超声检查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相比传统标记法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穿刺及置管时间短、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六、中心静脉导管管尖位置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推荐意见6: 导管尖端过浅,中心静脉压偏高,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内,中心静脉压偏低。

  七、CVC与PICC在中心静脉压、脉搏指示器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一致性 

推荐意见7: 中心静脉压与导管的长度及开口面积无关,而与导管尖端位置有关。 

八、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需常规更换 

推荐意见8: 若无感染征象时,中心静脉导管不宜常规更换  

九、重症患者选择PICC的时机 

推荐意见9: 重症患者宜选择PICC的情况: (1)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出血风险高。 (2)病态肥胖症。 (3)头颈部损伤。 (4)输液持续时间≥15 d。 

十、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 

推荐意见10 :中心静脉导管的通道数与CLABSI无明确关联性,但含抗感染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可减少CLABSI的发生率。 

十一、PICC与非隧道式CVC在CLABSI中的区别 

推荐意见11: 在ICU的重症患者中,PICC的CLABSI发生率比非隧道式CVC更低。 

十二、皮肤消毒剂与CLABSI的相关性 

推荐意见12: 不同的皮肤消毒剂与CLABSI发生率有相关性,建议选择含醇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若对含醇氯己定不耐受,可选择氯己定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

  十三、封管液与CLABSI的相关性 

推荐意见13: 封管液的选择与CLABSI有相关性。与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封管比较,使用牛磺罗定、枸橼酸盐和酒精封管均能够降低CLABSI发生率。抗菌药物封管液也能降低CLABSI发生率,但其可能导致耐药菌的风险,不建议常规使用来预防CLABSI。 

十四、敷料(无菌纱布、透明敷贴、新型敷料)与CLABSI的相关性

推荐意见14: 敷料的选择应根据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及预计使用时间,患者的皮肤状况、穿刺处渗血和渗液情况、对敷料的过敏史、费用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尽可能选择无需频繁更换的敷料。 

十五、发生CLABSI可以保留导管的情况 

推荐意见15 :诊断CLABSI在上述特定情况可暂时保留导管,但需密切关注保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失败可能。 

十六、发生CLABSI后必须拔除导管的情况 

推荐意见16: 诊断CLABSI,但由于各类原因暂时保留导管时,若出现上述情况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导管。

  十七、预防导管相关血栓的措施 

推荐意见17: 导管相关血栓的预防性措施应针对其形成的风险因素,如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精确穿刺置管,尽可能使用最小口径和(或)少管腔数导管,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并在不再需要时移除导管等。除标准化导管维护,如0.9%氯化钠溶液/肝素冲封管,不推荐常规预防性抗凝。 

十八、导管相关血栓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建议 

推荐意见18: 导管相关血栓临床表现不明显且具有自限性,不推荐常规筛查。对于有症状患者,超声检查是一线临床评估措施,若高度疑似导管相关血栓但超声检查阴性且D‑二聚体高的患者,建议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明确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栓的患者不推荐常规拔除导管。有必要拔除导管患者,可充分评估相关风险后拔除,拔除导管前应充分抗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PICC,CVC,导管,静脉,管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