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追踪】PI3K接连“塌房” 实体瘤?联合用药?药企仍有可为
紧跟研发前沿动态,分析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究进展,评估上市风险
近几个月,词条“PI3K”的热度一直未降。6月的最后一天,美国FDA针对深陷风波的PI3K抑制剂发布最新警告,Duvelisib(CopiktraR)作为成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性白血病(SLL)的三线治疗,可能会增加患者死亡和严重副作用的风险。随后,Celcuity公司宣布,美国FDA已经授予潜在“FIC”PI3K/mTOR抑制剂Gedatolis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放眼全球,5款获批上市的PI3K抑制剂中,吉利德ZYDELIGR(idelalisib)、石药集团拥有国内权益的Copiktra(duvelisib)和TG Therapeutics UKONIQ(umbralisib)已被撤回加速批准(accelerated approvals, AA)适应症,而距离首次在美国提交新药上市申请仅两个月,信达生物的合作伙伴Incyte便决定撤回Parsaclisib的这项NDA。
视线聚焦于国内,PI3K赛道同样十分热闹,璎黎药业等药企先后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度维利塞胶囊(duvelisib)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PI3K抑制剂。
PI3K抑制剂缘何成为全球众多药企的心头好?监管机构FDA的担心对于药企意味着什么?跟随入局的国内药企是不是走错了赛道?
携带众多“黑框”的先驱者—上市PI3K抑制剂概况
相比于乳腺癌领域的“风光无限”(被纳入NCCN指南和ESMO指南),由于伴有多项黑框警告(肝脏毒性、严重腹泻/肠炎以及肺炎等),治疗中止率较高,4款针对血液肿瘤的PI3K抑制剂均是“举步维艰”,或被监管机构调查,又或是被撤回部分加速批准(AA)适应症。即使是在美国相对“风平浪静”的Copanlisib,也于今年自愿在欧盟撤回用于治疗边缘区淋巴瘤的上市申请。
除了获批适应症(历史),各家药企基于确证性临床试验的性价比、当前医疗实践的变化和产品“日益失衡”的副作用和总生存期(OS)数据等多方因素,对后续市场布局也做出了相应调整。被FDA要求停开处方的UKONIQ(TG公司)已于今年1月暂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SLL的临床试验;无独有偶,信达生物的合作伙伴Incyte认为验证性临床研究无法在预设时间内完成,撤回 PI3Kδ 抑制剂 Parsaclisib在美国,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淋巴瘤(MZ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新药上市申请。
药企争相入局—PI3K的适应症版图
※作用机制
磷酸肌醇3-激酶(PI3K)由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组成(亚基结构各有不同,这使得异源二聚体PI3K复合物的“户型”不同),位于人体众多关键信号通路的枢纽位置(地位相当于徐州等城市),能够催化肌醇(PIP2)第3位的磷酸化反应(给PIP2“添”一个磷酸)。
PI3K概括简介(图片来源:DOI: 10.1038/s41573-021-00209-1)
PI3K具有“导航仪”SH2 domain结构,当上游信号被激活时,PI3K的调节亚基p85被“导航仪”募集到质膜附近,进而介导AKT/mTOR等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
根据结构特点,PI3K被划分为三大类: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可进一步细分为IA型和IB型。IA型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依据催化亚基的不同,分为三个亚型:PI3Kα、PI3Kβ和PI3Kδ;IB型目前仅有PI3Kγ一个亚型。
PI3K是参与信号传导和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二级信使,能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一系列过程。
※适应症
I型PI3K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类型,与人类疾病最为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PI3K信号异常与很多癌症(乳腺癌、肺癌、肝癌和结肠癌等)的发生和疾病发展相关,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四种催化异构体亚型各司其职,调节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
图中提及的突变,发生频率并不相同,其中编码PI3Kα(p110α亚基)的PIK3CA基因是最为常见的激活突变,尤其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瘤和结肠癌(根据TCGA数据库)中,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和较为固定的基因位点,在异常激活PI3Kα的同时,还能抑制PTEN(抑癌基因)的表达。相比之下,发生在I型PI3K的其余三个催化亚基(β、δ、γ)上的突变则相对较少。
下一个风口—药物联用?安全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联合用药
核心在研产品管线
*→=权益转移;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NHL=非霍奇金淋巴瘤; MM=多发性骨髓瘤;B-ALL=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LBL=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S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表格数据来自 clinicaltrials.gov/、chinadrugtrials.org,由六日行研社整理
PI3K 构建的上下游通路网,错综复杂,早期研究发现,PI3K 信号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被过度激活,于是人们欣喜万分,将 PI3K 看作是癌症的关键驱动基因(driver oncogene)。但是,随后的众多临床前研究却推翻了这一论段,与靶向 BRAF、BCR-ABL 和 ALK等 driveroncogene 的抑制剂相比,PI3K 抑制剂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弱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 PI3K 抑制剂处理的体外肿瘤细胞通常只会停止生长,却并未走向凋亡,这不仅意味着 PI3K 通路对肿瘤生存而言,不如预想中的那般重要,会给肿瘤细胞“喘息”(经过多种途径产生耐药性突变)的机会,也意味着 PI3K 抑制剂的“独角戏”(单药疗法)也很难唱起来了,因此目前的候选药物开始尝试通过联合用药方案来增加治疗应答率。
一些思考
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医药行业的市场和治疗格局正在逐渐重塑,为了生存,各大药企已经卷出核心赛道,卷到海外。
荀子在《荀子.哀公》提到“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哲学内核同样适用于创新药物,一款明星药物诞生于治疗格局,同样也会再次因为治疗格局走向暗淡。2021 年“卷王之王”PD-(L)1 在海外的大适应症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目前只能选择在人种异质性较强的鼻咽癌领域杀红了眼。对于 PI3K 抑制剂而言,国内药企面临的,也是与之类似的境遇,乳腺癌领域有点挤不进去。但是让人感到不那么沮丧的情况是,针对安全性这个问题,第一梯队的 MNC 们,同样被 FDA 搞得焦头烂额,单臂试验已经无法作为获批上市的通关秘钥。此外,生物标记物(PIK3CA 突变的单拷贝和多拷贝)也存在疑影,未来需要更可靠的基因组学图谱和更精细化的基因分型来准确划分 PI3K 靶向治疗的患者分层。
因此,在 PI3K 赛道上,国内药企如果选对适应症,合理优化药物结构,并非没有机会弯道超车(参考歌礼制药的 ASC22 和智核生物的显影剂),未来值得市场期待的看点还有很多。
参考资料
1. Nat Rev Drug Discov. 2021 Oct;20(10):741-769. doi: 10.1038/s41573-021-00209-1. PI3K
inhibitors are finally coming of age.
2.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001;17:615-75. doi: 10.1146/annurev.cellbio.17.1.615. Cellular
func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homeostasis, and cancer.
3. Cancer Discov. 2016 Oct;6(10):1090-1105. doi: 10.1158/2159-8290.CD-16-0716. Targeting
PI3K in Cancer: Impact on Tumor Cells, Their Protective Stroma, Angiogenesis, and
Immunotherapy.
4. Dejan Juric, et al. SABCS 2021. Abstract P5-17-05
5. 企业公开资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