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 Hypertens: 组织学证据再次证明RDN持续去神经效果
每日毅讯
肾动脉消融治疗高血压已成为目前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方式。今年公布的两个临床研究(Spyral HTN On-Med Pilot 和 GSR的三年随访)分别从RCT和RWS两个方向证明了RDN的持续降压疗效,然而,对于RDN长期降压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此,本期J Hypertens带来的动物试验再次为RDN消融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的长期疗效进行了证明。
研究者对20只正常血压猪进行双侧肾动脉RF RDN消融术。肾组织样本取自RDN治疗后的第7天 (n=6)、第28天 (n=6)和第180天 (n=8)。对肾皮质组织进行去甲肾上腺素 (NE) 水平和轴突密度的测定。组织的纤维化、坏死和下游神经纤维萎缩(轴突损失)也被评估并进行评分。另设立20只未治疗猪进行对照,同样按照三个时间点进行处死(n=6,n=6和n=8)。
研究结果显示:消融区术后7天存在局部坏死,28天基本消除,180天完全消除。轴突损失在肾动脉及分支周围在消融部位及其下游均长期存在,分别在第7天、第28天和第180天评估。因此,肾皮质轴突密度和相应的皮质 NE水平在RDN与对照组之间在第7天出现显着降低,并在术后180天时保持持续降低状态。
“毅讯点评”
通过以上动物试验更加清晰地帮助我们明确RDN去神经作用的持续性,RDN术后一周肾动脉周围神经的局部坏死开始消退,但轴突损失,也就是去神经化作用,在消融部位及其远段下游均持续存在。换而言之,RDN消融后的功能学神经恢复并不存在。该试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RDN消融治疗高血压的信心,期待RDN早日走进临床,成为新时代的高血压治疗手段之一。
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是需要完善RDN治疗的路径,包括患者选择、适应症确立、手术准入/资质与SOP、疗效评估、术后管理等。
参考文献:
https://journals.lww.com/jhypertension/Fulltext/9900/Histological_evidence_supporting_the_durability_of.41.aspx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