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失败让患者恼怒?这才是护士正确的打开方式!
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其中有医生护士的原因,也有患者的原因。
在此,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大家可以从中品味一下医患之间到底应该怎样沟通。
我的岳母有严重的哮喘病。一天半夜哮喘病发作,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喉咙里发出阵阵嘶鸣,脸色憋得铁青,用了几次平喘的药都无济于事。无奈,半夜十二点多住进了医院心内科。
我们心急火燎地办完了各种手续,年轻的护士过来给岳母输液,扎了一针,眼看着就鼓了起来。年轻护士急忙将输液针拔出来,一边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奶奶,这一针没扎好,忍一忍哦,让孙女再给你扎一针。”
岳母喘着粗气,强忍着难受,顾不上回答。我和妻子也憋了一肚子火,病人难受得要命,还扎不上针,直想发作。可看着小护士一口一个“奶奶”叫的那样自然亲切,柔声细语地哄着老太太,如此谦逊甚至卑微的态度,一时间我发现,她竟让我的火气发不出来。
接着,小护士扎了第二针。我和妻子都紧张地盯着岳母手背上输液针没入皮肤的位置,看得出来,小护士也有些紧张。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肉眼可见,扎针的地方又鼓了起来。小护士急忙拔针:“奶奶,真是对不起,您再忍一忍啊,您的血管太脆了,经常输液造成血管上都是疤,很难下针。”她还是那样柔声细气地哄着岳母,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期间没有半分停下手中的工作,也没有抬头看我们一眼,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做错事情的惊慌以及顾及一下我们脸色的愧疚。
在她的这种“心理攻势”下,岳母的症状似乎也平稳了不少,脸上的表情不再狰狞,嘴里应着:“哎,哎。”
这时,我竟然感觉心中的火气似乎在消退了,藏在胸中的那道坚冰似乎在这个小姑娘面前一点点儿融化,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表现出的歉意,而是因为她处理事情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那份自然流露出的亲和。
“来,奶奶,咱们换一只手,相信您孙女,这次一定没问题!”小护士扎下了第三针,还不忘夸奖一句:“奶奶您真棒!”
这一次果然像她说的那样没有问题,液体顺利流进了岳母的静脉。岳母使劲地点头,嘴里“嗯嗯”着,以此表达她对小护士的肯定,看得出老人心里十分受用,如果不是难受得无暇顾及,肯定要对小护士夸赞一番,甚至拉拉家常,询问一下有没有对象之类。
“真是对不起,叔叔阿姨,奶奶的血管太脆了,经常输液造成血管上都是疤,很容易造成穿透。”小护士回过头来向我们解释,把真实的原因又重复了一遍,不是强调,而是这时她才有时间顾及我们的感受。我竟然有些佩服这个小姑娘了,暗暗给她竖起了大拇指,遇事不慌、临危不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尽快、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一切水到渠成。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的带着感情工作,把患者当亲人,何谈医患关系紧张?当然,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才是第一位的,但是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和态度同样至关重要。年轻的小护士,我真心为你点赞!
来源:温馨靓吉医护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