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6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和5例死亡病例
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目前已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当前可以发布的最高级别公共卫生警报。
目前,7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6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和5例死亡病例。 自2009年以来,世卫组织共宣布7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2009年的H1N1(猪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2013-2016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16年的寨卡病毒、2018-20年爆发于刚果基伍的埃博拉疫情,以及目前正流行的新冠和猴痘疫情。 多位病毒学家表示,没有料到猴痘疫情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非常意外,新冠都还没有结束。”一位病毒学家表示,“这也说明猴痘疫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此前大家都轻视了。”
何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是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所确定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1. 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
2. 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当传染病疫情满足相应条件时,世卫组织总干事有责任确定某个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缔约国则有责任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疫情和病例。 总干事在征求《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并根据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缔约国、科学专家提供的信息,以及对人类健康风险、疾病国际传播风险和干扰国际旅行的风险的评估,最终决定某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发布针对疫情的临时建议。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可以发布的全球最高级别公共卫生事件。
事实上,在2002-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过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词才被创造出来。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4年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情、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6年“寨卡”疫情、2019年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2020年新冠疫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累计报告1.6万例猴痘病例,从6月底至7月初,确诊感染病例数量增长了77%。今年以来,非洲地区已有5人因感染猴痘病毒而死亡,但非洲之外尚无死亡病例。
据报道,世卫组织表示,迄今为止,大多数猴痘病例都来自欧洲,特别是在男男性行为者中。 CNBC报道称,欧洲目前是猴痘疫情的“震中”,2022年全球确诊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80%都在欧洲。今年5月初,英国报告了一名从尼日利亚旅行返回的游客身上携带猴痘病毒的病例。几天后,英国报告了另外三例猴痘病例,这些病例似乎在当地被感染。随后,在其他欧洲国家、加拿大和美国相继也开始确认病例。但目前尚不清楚疫情实际从何而来。
英国猴痘病例超2200例
英国卫生安全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英国所有2208例猴痘病例中,2115例在英格兰报告。当天,该机构发布关于猴痘疫情的第四次技术简报称,有证据表明,迄今报告的猴痘传播仍然主要发生在相互关联的性行为网络中,尚未发现这些网络之外的大量传播。最新数据显示,猴痘疫情增长速度可能已有所放缓。 该机构主管临床和新发感染事务的官员米拉·钱德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虽然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但英国大多数猴痘病例仍然发生在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接触者中,并警告公众在参加聚会或活动前,应检查自己是否出现猴痘症状。
猴痘在美社区恐已“广泛传播”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7月17日报道,截至15日,美国疾控中心已追踪到国内至少1814例疑似或确诊的猴痘病例。 报道称,美国总统首席医学顾问安东尼·福奇16日警告说,必须要更严肃地对待猴痘疫情,上述数据“很可能”被低估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警告说,现在才控制和遏制猴痘病毒可能为时已晚。 戈特利布17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节目中说:“我认为控制和遏制它的窗口很可能已经关闭,或者说正在关闭。”他认为猴痘已经在社区广泛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称,除少数几个州外,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猴痘。病例最多的州包括纽约、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和佛罗里达。 报道称,戈特利布还把美国应对猴痘病毒的作为与新冠疫情初期相比较,说美国正犯下“很多相同的错误”,包括没有尽早检测,也没有配发足够的疫苗。
美国确诊超2800例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7月22日,白宫新冠疫情协调员阿什·贾(Ashish Jha)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宣布猴痘疫情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截至周五,美国共确诊超2800例猴痘病例,其中包括两名儿童。 阿什·贾当天面对记者询问时表示:“当然,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对话。我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讨论如何通过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来加强应对。”他补充道,任何声明都应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出。
据彭博报道,美国卫生官员表示,大约99%的病例都涉及男男性行为,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是36岁。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周五早前表示,本周发现两名儿童患者,这使得民众担忧病毒进入其他人群。 研究发现,528患者中,95%病例是通过性活动传播的 近日,专家们对于此次猴痘疫情的l临床新特点也有了新的认识。 根据21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猴痘患者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在16个国家528患者中,95%的病例是通过性活动传播的,98%的感染者是男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41%的患者同时感染了艾滋病毒(HIV)。 尽管大多数病例都有发生性行为,但研究人员强调,病毒可借由任何密切身体接触传染,包括呼吸道飞沫,甚至可能经由衣物和其他物品的表面传播。
研究显示,许多患者出现以前与猴痘病例无关的症状,包括单一生殖器病灶,以及口腔或肛门溃疡等,研究者指出,这些症状由于与性传染病类似,可能导致误诊。 伦敦大学玛利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艾滋病医学临床教授、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Chloe Orkin表示,“病例识别至关重要,而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能力真正识别这种疾病。”
猴痘的“另类症状”向卫生工作者发出警报
纽约市卫生官员在7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描述了一些病例的“非典型特征”,包括潜伏期缩短2至5天,不发烧或淋巴结肿大,而且只有少数分散的病灶,最突出的是在肛门和生殖器区域。 玛丽女王大学的性健康和艾滋病医生John Thornhill教授表示,这些不同的陈述表明,猴痘感染最初可能会被忽略,或很容易与梅毒或疱疹等常见的性传播感染混淆。因此,他建议,应拓宽当前对猴痘病毒症状的定义。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也可能导致死亡。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为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新华社6月15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并对外发布。 感染猴痘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根据指南,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至3天出现皮疹。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至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指南指出,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拜登政府正考虑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据美联社23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2日称,两名儿童被诊断出患有猴痘,其中一名幼儿来自加州,另一名儿童不是美国居民,但在华盛顿特受了猴痘检测。 据称,这两名儿童健康状况良好,正在接受治疗。目前,两人感染猴痘的原因正在调查中,美国卫生部门认为是通过家庭传播。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白宫新冠应对协调员阿希什·杰哈博士(Dr. Ashish Jha)表示,针对日益扩大的猴痘疫情,拜登政府正考虑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本文信息来源:三甲传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