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顺应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体系

2022-07-26 19:58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是蝶变,不仅需要组织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更需要的是知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医院才能顺应DRG/DIP医改新时代。

顺应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医院“93”精益运营管理体系

秦永方:誉方医管创始人兼顾问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医保发〔2021〕48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从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通知》特别强调,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医疗机构改变当前粗放式、规模扩张式运营机制,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体现医疗服务技术价值。DRG/DIP战略性购买“价值”医疗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医院构建精益运营管理体系,涵盖DRG/DIP分组管理、权重/分值管理、预算管理、控费管理、补偿率管理、成本核算、盈亏分析、病种结构调整、绩效考核评价,九大步骤形成闭环管理,每个管理阶段提出三个要点。

1、DRG/DIP分组管理

   DRG/DIP来了,医院首先要研究政策,不是逆向选择“抱怨”,大趋势不可改变,从项目付费转型按照相关疾病组付费,世界各国皆是如此。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组织,齐抓共管。医院要建立DRG/DIP管理组织,齐抓共管构建

行政管理MDT,组织是根本,干部是保证,选择合适的牵头主管领导很关键,配好关键干部,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二,科室参与,分组对应。医院要调动科室参与的积极性,安排本科室的

DRG/DIP病组与区域DRG/DIP组对应,通过对应为学科建设及病种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覆盖度分析,找差距。医院要分析本院DRG/DIP入组覆盖度及病组集

合度,科室要分析本科DRG/DIP入组覆盖度及集合度。

2、DRG/DIP权重/分值管理

   医院开展了DRG/DIP分组管理的下一步,就是权重/分值管理,权重/分值管理的重点,在于细化结构分析,清楚了解医院扣除药耗成本后的医疗权重/分值和医技权重/分值情况。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DRG/DIP权重/分值分析。医院和科室再分组分析的基础上,要开展

DRG/DIP权重/分值分析,分析病组的权重/分值情况,熟悉每个病组权重/分值的高低,为学科建设及病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第二,DRG/DIP权重/分值结构分析。DRG/DIP权重/分值包括了收费的药品

和耗材,只有扣除收费的药品和耗材权重/分值,才是医院得到可以支配的资源。

第三,DRG/DIP权重/分值指数分析。为了持续评价分析医院DRG/DIP权重/

分值变动情况,医院要构建DRG/DIP权重/分值结构指数分析评价体系。

3、DRG/DIP预算管理

DRG/DIP精益运营管理的第三步就是预算管理,与项目后付费不同,项目后付费犹如“医生点餐、医保买单”,导致医疗费用浪费严重,DRG/DIP支付制度改革犹如“医保先买单、医生配餐”,所以医院需要了解DRG/DIP预算收入大致多少,才可能如何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竞争的成本管控,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第一,DRG/DIP点值和费率。一般情况下,当地医保部门会公布对于DRG/DIP费率或点值,没有公布的可以通多权重或分值,倒退法测算预估。

第二,DRG/DIP预算收入编制。通过对DRG/DIP权重/分值的分析,与费率或点值对应就可以测算出来,DRG/DIP病组的预算收入,注意要参照患者自付率的水平一同测算。

第三,DRG/DIP预算收入结构分析。病组的预算收入中含有药品和耗材费用,所以医院要预算DRG/DIP收入结构变化,药耗占比高,医疗占比就会低,因此成本管控需要从预算、控费做起。

4、DRG/DIP控费管理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基于预付费,每个病组设置收入的“天花板”,是基于区域平均水平测算的,控费管理成为精益管理的第四关,如果医院DRG/DIP次均费用过高资源消耗过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DRG/DIP医疗费用统计。医院要按照DRG/DIP入组规则,统计DRG/DIP实际次均费用情况。

第二,DRG/DIP医保预算对应。DRG/DIP预算收入中,包括医保支付和患者自付两部分,医院DRG/DIP实际次均费用,与预算收入核对,发现医院次均费用的高低,对于次均费用超过预算的,制定控费措施,推进费用临床路径法管理。

第三,DRG/DIP控费关口前移医师端。通过誉方医管DRG/DIP精益运营管理平台,医生控费智能小助理,把控费工作关口前移到医生端。

5、DRG/DIP补偿率管理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补偿率的高低,如何提高DRG/DIP医保补偿率,成为医院最关注的事情,补偿率越高,医院获得的现金流就好,补偿率越低,医院获得的现金流不好。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价值提质。通过提高接诊DRG/DIP数量的同时,更要关注病种结构调整,选择高权重/分值的病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提质增效。

第二,合理消耗。DRG/DIP医保付费收入遇到天花板,如何控费,降低成本消耗,合理用药和用材,合理检查,规范医疗,降低成本耗费,才能获得较好的补偿。

第三,尊章守规。遵守医保制度,规范标准收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违规罚款,提高医保补偿率。

6、DRG/DIP成本核算

DRG/DIP开展了收入核算与管理,运营管理之本在“成本”,关键要加强成本核算,算算“本钱”,才可能清楚DRG/DIP对医院的贡献度的高低。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病种成本核算“五步算”。参考誉方医管DRG/DIP病种成本核算“五步算”,核算药材费用、药耗成本、直接成本、医疗业务成本、医疗全成本,满足医师、主任、管理部门、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

第二,DRG/DIP成本结构分析。把病种成本按照DRG/DIP分组映射对应,核算DRG/DIP成本,与DRG/DIP收入对应。

第三,加强成本管控。通过成本核算,清楚了解病种成本结构组成,分析病种成本可优化的途径和措施,采取循证回归分析法和区域标杆比较法,推进临床路径的开展。

7、DRG/DIP盈亏分析

DRG/DIP基于费用法测算,支付价格不一定合理,因此,医院需要开展DRG/DIP盈亏分析工作,开展“经济贡献度、学科贡献度和患者满意度”三度分析,为运营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参数。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DRG/DIP盈亏核算。医院可以按照预收入核算盈亏,也可以按照实际医保补偿核算盈亏。

第一,DRG/DIP分步核算。医院参照五四模式,参照誉方医管DRG/DIP精

益运营管理成本核算”五四模式”盈亏核算“四部法”,核算DRG/DIP结余贡献及贡献率状况,为病种结构调整提供参。

第二,患者自付水平和自付率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医院竞争力的关键。

8、DRG/DIP病种结构调整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DRG/DIP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守底线思维,不能为了病种结构调整而调整,要与医院功能定位及学科建设紧密关联。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二,DRG/DIP经济贡献度分析。参照誉方医管DRG/DIP精益运营管理成

本核算”五四模式”,盈亏核算“四部法”,核算DRG/DIP边际结余贡献、直接结余贡献、毛结余贡献和净结余贡献,分析结余贡献率状况,为病种结构调整提供参数。

第三,DRG/DIP学科贡献度分析。经济贡献度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要分析

学科贡献度,RW或CMI值情况,更要关注是不是推荐的病种,是不是医院战略病种和优势病种。

第四,DRG/DIP病种结构选择。分析经济贡献度和学科贡献度,采取波士

顿四象限分析法,选择确定医院战略病种、优势病种、适宜病种和弱势病种。

9、DRG/DIP绩效考核评价

DRG/DIP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惯性运转的粗放式增收驱动提出很大挑战,如何面对新形势,快速的转变观念,提高应对能力,发挥绩效考核评价“指挥棒”最用是关键。医院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量效与质效结合。绩效考核不仅需要关注量的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升,绩效指挥棒要加大DRG/DIP高权重/分值的激励,加大战略病种、优势病种的激励,降低弱势病种的激励,促进学科建设,推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二,项目与分值驱动并重。绩效考核由项目驱动,多做项目多收入多得绩效,向DRG/DIP分值驱动置换转型,驱动更加关注成本管控,收入结构调整。

第三,深化绩效分配改革。DRG/DIP精益运营管理的关键在医生,从院科两级管理,推进主诊医师负责制,探索“院科组主诊医师负责制”转型。驱动“增量、提质、控费、降本”精益运营管理。

   总之,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带来的是巨变,不仅需要组织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更需要的是知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医院才能顺应DRG/DIP医改新时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DRG,DIP,贡献度,补偿率,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