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诊治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简称卵巢癌,是具有不同基因组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易产生化疗耐药致复发率高、预后差,其病死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是卵巢癌中的特殊组织学类型,因其细胞质呈透明的特征,故被命名为透明细胞癌。WHO对OCCC的定义为肿瘤由胞浆透明、嗜酸性和靴钉样细胞(hobnail cell)组成,并排列呈管囊状、乳头状和实性结构的卵巢恶性肿瘤。在卵巢癌的多个组织学亚型中,OCCC发病率居第2位,仅次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
1.OCCC有哪些流行病学特点?
推荐意见:OCCC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人种和地域差异,亚洲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EMs关系密切。应重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尤其是EMs病史。
2.前驱病变
50%~74%的OCCC合并EMs(其中卵巢EMs最为常见),约1/3直接起源于EMs病灶。
推荐意见:EMs是部分OCCC的前驱病变,也是OCCC的发病危险因素。在卵巢EMs患者的诊治和随访过程中应警惕其发生OCCC的可能。
3.OCCC有哪些病理学特征?
推荐意见:OCCC巨检特征多样化,肿瘤切面可呈囊性、实性或囊实性。镜下以透明细胞、嗜酸性和靴钉样肿瘤细胞排列呈管囊状、乳头状和实性结构为典型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方面,联合应用HNF1β和Napsin A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4.OCCC有哪些分子生物学特征
推荐意见:OCCC的发生发展涉及多条分子信号通路,其分子特征有别于其他类型卵巢癌,OCCC患者应在行BRCA1/2检测的同时常规进行肿瘤组织的错配修复功能检测,如dMMR等。PIK3CA和ARID1A是其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有望成为其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5.OCCC有哪些临床特征?
推荐意见:OCCC相对少见,多与EMs有关,诊断时多为早期。常见盆腹腔大肿块,多为单侧卵巢发病。OCCC是最常伴发副肿瘤综合征的组织学亚型,多见VTE及相关并发症、高钙血症等。多数患者可有血清CA125值轻至中度升高,可能与EMs有关。超声、MRI和CT的特征表现可以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影像学特征诊断价值高,特别是有EMs病史、诊断为卵巢肿块需严密随访者。早期患者预后好,而晚期预后甚至差于HGSC。
6.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OCCC?
推荐意见:OCCC以病理学诊断为确诊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具有典型性和诊断性,典型病变在HE染色下即可确诊,困难者可借助于免疫组化染色提高诊断的准确性。OCCC基本诊断标准:肿瘤细胞具有较一致细胞核特征和低有丝分裂计数,呈扁平或立方细胞(透明、嗜酸性、靴钉样),排列成管囊状、乳头状和实性结构。充分诊断标准:存在相关性病变——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且肿瘤细胞HNF1β和NapsinA(+);WT1和ER、PR均(-)。
7.OCCC的治疗策略
推荐意见1:基于上述研究证据,OCCC组织类型与不良预后风险较高有关,目前不主张对OCCC患者行FSS;对于有强烈生育意愿且有严密随访条件者,保留生育功能也须持谨慎态度,FSS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但仅限于ⅠA期患者。
推荐意见2:因Ⅰ期OCCC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的获益具有不确定性,且ⅠA期患者预后通常较好,故经全面分期术后可化疗3周期或观察(患者充分知情且有密切随访条件者),ⅠB~ⅠC期均建议行辅助化疗。
推荐意见3:由于OCCC固有的独特生物学行为特征和对化疗的不敏感性,故特别强调对于晚期OCCC患者应行规范且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重要性,手术范围同HGSC。
推荐意见4:OCCC对化疗相对不敏感,NACT需慎用,对于晚期OCCC患者,合理选择PDS或者NACT及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尤为重要,为了减少铂耐药的影响,PDS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更为突出。
推荐意见5:基于已有研究结果,TC与CPT+P两个方案在OCCC术后辅助化疗中疗效相当,临床可针对副反应的不同,作为患者化疗的替换选择方案。
推荐意见6:基于有限的证据,晚期OCCC患者在一线化疗方案中加入Bev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OCCC的BRCA1/2 突变率低,缺乏PARPi维持治疗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据,但基于目前针对HGSC为主的卵巢癌PARPi一线维持治疗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及其亚组分析结果推断,建议:(1)初始治疗不含Bev且BRCA1/2 突变者,达到CR或PR后选择奥拉帕利或尼拉帕利维持治疗;Ⅱ期且达到CR者也可考虑观察随访。(2)初始治疗含Bev:①BRCA1/2野生型或者未知者,达到CR或PR后选择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②BRCA1/2突变者,达到CR或PR后选择贝伐珠单抗+奥拉帕利、或奥拉帕利、或尼拉帕利维持治疗,贝伐珠单抗+尼拉帕利也可同样获益,有待相关研究数据公布。对于HRD阳性的OCCC患者,鼓励参加PARPi 维持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
推荐意见7:复发性OCCC的处理原则同HGSC,铂敏感复发的OCCC,SCS达R0同样是生存获益的先决条件。化疗方案同HGSC。
推荐意见8:目前尚无获批的OCCC特异性靶向治疗,基于OCCC发病率低和地域差异特点,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相较于其他类型卵巢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或许在OCCC中更有优势,可结合相关标志物进行选择。
8.总结
OCCC是一种少见、特殊组织学亚型的卵巢癌,常与EMs有关。BRCA1/2突变少见,而ARID1A突变、PIK3CA突变、HNF-1b、HDAC6、VEGF等在OCCC组织高表达,并可能与其发生、发展、耐药有关。OCCC多为早期,预后好;晚期患者预后较HGSC更差。
OCCC的治疗主要参照HGSC,但也有其特殊性和值得深入探讨之处:
(1)早期患者建议进行全面分期手术,准确地分期对于预测预后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不推荐Ⅰ期OCC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尽管一些回顾性研究认为FSS对ⅠA期OCCC患者无不利影响,但FSS仍需十分慎重。
(3)目前仅推荐经全面分期术后的ⅠA可选择化疗或观察,其余均建议行术后辅助化疗。
(4)鉴于OCCC固有的化疗耐药性,NACT需慎用。
(5)紫杉醇+卡铂仍是OCCC的标准化疗方案,但有效率明显低于HGSC。
(6)复发患者对化疗的反应率差。
(7)OCCC患者行BRCA1/2 检测的同时常规进行肿瘤组织的错配修复功能检测,如dMMR等。
(8)鉴于OCCC对化疗的低反应率和预后差的特点,应重视靶向治疗的探索和应用,对于标志物阳性的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考虑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如BRCA1/2 突变者可考虑PARPi维持治疗;对于HRD阳性者,可以开展PARPi维持治疗的临床试验。
(9)分子特征识别新的潜在靶点的进展、国际OCCC数据库的建立、国际合作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等,将有助于改善其治疗策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