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市一创伤中心首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修复糖尿病足慢性创面 “以伤治伤”重建“老烂脚”血液循环

2022-07-26 07:4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当日,手术团队先在王老伯患肢实施微创胫骨皮质骨开窗术,取一小片胫骨皮质截骨片,随后利用特制的横向外固定骨片搬移装置,缓慢横向搬移骨片。

因右脚足背溃疡创面长期不愈,71岁的王老伯一度面临截肢风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临床医学中心通过“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修复了他的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团队通过在王老伯患肢胫骨处主动制造一处微小可控的骨创伤并来回牵引,“以伤治伤”重建下肢远端血液循环,使得困扰王老伯多年的皮肤溃疡创面顺利愈合。这也是我院成功开展的首例“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今年3月,王老伯右脚发生溃疡,在外院长期换药后其创面仍无愈合趋势,周围红肿、积脓等感染表现反而愈发严重,甚至面临截肢风险。经多方咨询,患者来到我院松江院区创伤临床医学中心皮肤慢性创面治疗团队处求医。

入院后,创伤临床医学中心谢仁国主任医师、顾松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水平、患肢血管通畅程度等基本情况,对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血管条件差,又有多年糖尿病史,由此导致的下肢血液循环受阻是导致溃疡创面经久不愈的主要原因。想要保住右脚,修复下肢血液循环是治疗的关键。经过商讨,专家团队决定为王老伯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据我院皮肤慢性创面MDT团队负责人、创伤临床医学中心顾松副主任医师介绍,“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即通过在患肢腿骨上主动制造一处微小可控的骨创伤,取一个“小骨片”,并在术后1~2个月时间里缓慢、持续横向往复搬移骨片。由于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毛细血管等组织再生,相当于为下肢远端组织重新“铺设”血管,从而解决糖尿病足缺血的问题,让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免去截肢风险。

手术当日,手术团队先在王老伯患肢实施微创胫骨皮质骨开窗术,取一小片胫骨皮质截骨片,随后利用特制的横向外固定骨片搬移装置,缓慢横向搬移骨片。整个手术过程历时1小时左右。术后,治疗团队以每天1毫米的速度连续牵控骨片数周,然后再反向以每天1毫米的速度将骨块恢复到原位,最终达到“以伤治伤”,改善、修复下肢缺血的目的。在治疗2个月后,王老伯足背的慢性创面顺利愈合。  

据我院创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林浩东教授介绍,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已成为我国非外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糖尿病足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可诱导其下肢微血管网再生,促进足部溃疡愈合,明显降低糖尿病足创面患者的截肢率。此外,在严重创伤性创面、动脉缺血性溃疡创面等其他类型的下肢慢性创面治疗中,该技术也有较好的疗效。我院此次成功开展首例“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标志着我院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等复杂类型皮肤慢性创面的治疗水准再上新的台阶。

通讯员/创伤临床医学中心 顾松

宣传处 胡杨

编辑/宣传处 蔡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搬移,胫骨,创伤,横向,创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