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熬夜不睡觉,进了ICU就可以好好睡觉了?
对于机体再生和恢复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
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让人熬夜
即使没有事情,也拖延着不睡觉
入睡困难
睡着后容易醒
醒后再难入睡
如此循环往复
备受折磨的不仅是躯体更是精神
更有甚者身体被拖垮
直接进入ICU
还有人开玩笑说:
天天熬夜没时间睡觉,进了ICU就可以好好睡觉了。
可是,进了ICU真的能好好睡觉了吗?
01
你以为ICU就
不存在睡眠问题了吗?
刚刚出院的陈阿姨(化名)抱怨道:“……在ICU里,我总是能听到哔哔声之类的声音,让我很难入睡……离开医院后,即使在家里也开始变得很难入睡了。”
在ICU里重症患者的睡眠,确实值得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ICU患者睡眠受到干扰极其普遍,超过50%的ICU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不仅如此,患者在离开ICU后,睡眠问题可能仍持续存在,甚至可以持续到转出ICU后6个月;
转出ICU1年后的存活者中,28%的人仍存在睡眠障碍。
02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
特点有哪些?
睡眠质量下降
以浅睡眠为主,或由于频繁觉醒而导致睡眠结构断裂(碎片化睡眠)。
睡眠节律紊乱
比如白天叫不醒,晚上睡不着。
睡眠结构异常
03
ICU患者睡眠障碍
会带来哪些危害?
谵妄发生的风险升高
对疼痛敏感性增加
睡眠障碍会增加术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同时随着疼痛强度的增加,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也会增加。
导致术后恢复延迟
腹部手术后前4天的术后恢复与睡眠障碍有关。
患者的病死率增加
相关阅读推荐↓↓↓
04
导致ICU重症患者睡眠障碍的
原因有哪些?
1
ICU重症患者的原发疾病和合并症
30%ICU重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
2
手术创伤
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疼痛会影响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3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的睡眠会出现昼夜节律颠倒、频繁觉醒,这些与人机不同步、呼吸机报警设置、模式调节等因素相关。
4
药物
ICU的常用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升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β受体阻滞剂等,都能改变正常的睡眠结构和周期。
5
环境相关因素
光线: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患者昼夜颠倒,易醒周期紊乱,优质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以及睡眠片段化。
噪音:噪音是最常干扰患者睡眠的因素。噪音反复刺激会使患者渐渐失去时间概念,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从而导致入睡困难,甚至昼夜颠倒。
不同的ICU中影响睡眠的因素略有不同
05
如何让ICU患者拥有
一个好的睡眠呢?
改善病房的环境
1
光线:晚上我们可以调暗灯光,降低床边监护设备的亮度,必要时为患者佩戴眼罩。
2
噪音:夜间适当调低监护仪、呼吸机、电话机等医疗设备报警音量,以降低夜间噪音。采用隔音设备、关门、使用耳塞等也是降低夜间噪音的有效方法。
舒适治疗
1
改善患者的生理感受:比如,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调整呼吸模式、参数,减少人机对抗,并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2
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在白天,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操作。有研究统计凌晨0时至5时,每个患者平均要接受51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如此频繁的操作难免会干扰睡眠。
3
心理治疗:古人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音乐的确能够帮助睡眠,在ICU也可以尝试播放些古典音乐、蛙鸣鸟鸣、海浪声等舒缓音乐,以改善患者的睡眠。
药物治疗
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公认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睡眠的药物。
早期活动
虽然ICU患者病情危重、全身上下插满管子,医护人员依然会帮助清醒的、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他们的警觉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来源:邵逸夫医院
作者:1-4F ICU 王晓玲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