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探讨 | DRG/DIP付费下医保费用审核监管路径

2022-07-26 08:58   中国医疗保险

审核“转移住院费用”违规行为,需要将住院数据与医院门诊HIS数据、院外药房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审核“服务不足”“推诿重症病人”违规行为,需要结合患者的投诉举报等。尚需要进一步探索审核方法路径。

DRG/DIP付费后,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基金的方式由“按项目”结算变为按病组(种)“打包”结算,医疗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医保费用审核重点也相应发生变化,要加大对高套分组、分解住院、转移住院费用、服务不足、推诿重患等违规行为的审核力度。笔者从审核依据、审核方法、违规费用处理方法等方面浅析一二:

一、审核依据

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违规行为具体内涵,与医疗机构集体协商达成共识,以协议约定形式确定下来。

(一)高套分组。通过修改病历记录,调整诊断与手术操作编码等方式,造成上传的医保基金结算清单数据与病例实际情况不符合,将低权重(分值)病例分入高权重(分值)病组的行为。

(二)分解住院。将一次连续、完整的入院诊疗拆分为两次及以上入院的行为(急诊除外)。

(三)转移住院费用。将病人住院费用分解到门诊或院外的行为。(政策允许的特殊情况除外,如:双通道药品)

(四)推诿重症病人和服务不足。通过各种形式,拒绝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治疗,缺少必需医疗服务的行为。

55611658790037107

二、审核方法

DRG/DIP费用审核不再局限于查看相关费用明细和“三目录”管理规定,要调阅电子病历,深入到临床诊疗、检验检查、药品医用耗材使用的全过程。

(一)高套分组。审核诊疗过程、用药用耗、手术操作、检验检查等方面的记录,综合分析各类编码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举例:

73381658790037158   51921658790037225  

(二)分解住院。对于30(7)天内重复入院且分入相近病组(种)的病历进行审核,综合分析临床治疗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否符合出院指征、是否急诊再入院等。举例:

72331658790037275  

(三)审核“转移住院费用”违规行为,需要将住院数据与医院门诊HIS数据、院外药房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审核“服务不足”“推诿重症病人”违规行为,需要结合患者的投诉举报等。尚需要进一步探索审核方法路径。

三、违规费用处理方法

本着以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内部合规性管理为原则,在DRG/DIP付费改革初期,以追回违规结余为主要手段,对查实的违规结余予以追溯扣除。待DRG/DIP付费改革运行稳定后,可视情况采取整组费用扣除、放大扣除、扣除质保金等方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

(一)高套分组。查清实际诊断与诊断编码,按实际情况重新入组并计算付费标准。原付费标准与实际付费标准的差,即为扣除的违规费用。

(二)分解住院。分解住院后医疗机构有结余的,高结余金额即为扣除的违规费用。

原标题:DRG/DIP付费下医保费用审核监管路径探讨

来源 | DRG变量

编辑 | 王梦媛 刘新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审核,费用,行为,DRG,违规行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