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大肠癌,这些你应该知道的事
2022-07-25 17:04
北京南郊肿瘤医院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大肠癌的表现
早期:
症状不典型
大便习惯形状改变
中期:
可能有明显表现
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血便、烂便等
晚期:
恶液质
消瘦、发热、贫血、停止排便、不能进食等
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年龄:40岁以下少见,近70%的患者年龄超过65岁,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性别:男性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我国比值约1.28和1.32)
遗传:大肠癌中与遗传相关的约占5-10%。在美国,约20%的大肠癌有家族聚集性。
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红色的加工肉类、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
运动:缺乏体育锻炼
特殊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等
炎性肠病
大肠癌筛查——频率
粪便潜血实验
1次/1~2年
连续3次阴性可延长,但不超过3年
纤维结肠镜
1次/3~5年
肠癌早期时大多数人是没有症状的,不疼不痒不难受,但临床上,如果真正确诊是肿瘤的话,多数都是中晚期了。这个就对于市民自身的健康管理提出很高要求。
首先要注意自查,比如说发现自己大便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需要及时就诊。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你有肿瘤家族史,那应该到50岁就直接做肠镜,五年做一次,如果家族有肠癌史,一般两到三年做一次。如果家里有人肠癌发病于50岁,那么至少要提前到40岁做肠镜,也就是说,需要比家里最年轻的患者提早十年做肠镜。
(文中图片以获得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大肠腺瘤,炎性肠病,大肠癌,肿瘤,遗传,恶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