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酷暑来袭,一周内5例“肠中风”!这些习惯要不得!

2022-07-25 10:11

夏季食用冷饮后如果出现剧烈腹痛,或伴有便血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很多人都听过“脑中风”

却很少听说过“肠中风”

“肠中风”也叫“缺血性肠病”,和“脑中风”相似,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血管病变或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肠壁缺血、缺氧性损伤,轻则腹痛、便血,重则还会引发肠坏死、腹腔感染危及生命。

老年人是“肠中风”青睐的对象,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们,而当下“肠中风”似乎也已开始对年轻人“下手”了……

高温酷暑天气来袭,近一周来,手里已收治5例缺血性肠病患者,最年轻的只有20多岁。他们在发病前都有一个共同习惯,就是大量饮用冷饮

1

3501658714684857

2

25161658714685066

3

32281658714685140

4

17181658714685322

上为某位肠中风患者的肠镜图,肠壁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糜烂、出血表现

夏季气温高时,人体血管处于一种扩张状态,如果在剧烈运动或高温作业后,马上喝大量温度极低的冷饮,或是即刻吹空调、洗冷水澡,可能导致全身血管立即收缩痉挛,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凝血,引起血管堵塞,而胃肠道往往首当其冲,大量冷饮进入胃肠道内可能会引起肠壁内血管收缩、黏膜缺血坏死。 

下面我们可以直观看到

“肠中风”后肠道的表现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频为家属手机拍摄,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后使用)

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肠道损害,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结肠炎等。

①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临床表现为急性、严重的腹痛,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不符, 体征常不明显。腹部 X 线检查可见“指痕征”及气囊征。CT检查见肠系膜上动脉不显影或腔内充盈缺损。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肠道黏膜病理以缺血性改变为主,如伴有血管炎、血栓形成及血管栓塞者可确诊。

②慢性肠系膜缺血(CMI):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呈慢性病容、消瘦、腹 部无压痛,上腹部常可闻及血管杂音。动脉造影、CTA、MRA 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CMI。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先进影像学检查。 

③缺血性结肠炎(IC):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痛、血便、腹泻或腹部急腹症表现,结合结肠镜检查可诊断,必要时行血管造影。缺血性结肠炎,一般在临床上分为一过型、狭窄型以及坏疽型,且多以一过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 部分患者于进食后腹痛加重,或者多数患者腹痛时伴有便意,80%的患者在2-3周症状缓解,黏膜愈合。其临床症状绝大多数具有自限性,但有少部分可发展为腹膜炎,需要手术治疗 。

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腹腔动脉造影术费用较大,且有一定创伤。但肠系膜动脉造影仍是缺血性肠病诊断的金标准,肠系膜的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为充 盈缺损或闭塞。非闭塞性的急性缺血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远端血管的痉挛性改变,如形态不规则、串珠样改变等。

内镜下主要可见病变一般呈节段性,与正常组织分界较清。病变区域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血管网模糊,可见散在糜烂及小溃疡。病理活检示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为非特异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糜烂或坏死。

结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尤其是在两套血管交界处,血供相对薄弱的地方,在血流缓慢时、发生血凝时,这些位置更易发生 “肠中风”。

28951658714685397

年轻医生在接诊急诊腹痛患者,尤其以左侧为主,且合并解鲜血便或暗红色大便,查体有腹部压痛的需考虑缺血性结肠炎,也就是缺血性肠病的一类,及时的肠镜检查可尽早明确,避免误诊漏诊。治疗原则:广谱抗生素、血管扩张剂(丹参、前列地尔、罂粟碱、硝酸甘油等),扩容(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输液、肠道休息(禁食或流质饮食等)及各类对症处理。

炎热干燥的夏季往往是“肠中风”高发季节,除了贪图凉快以外,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粘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引起缺血或血管堵塞,诱发肠壁缺血缺氧。夏季食用冷饮后如果出现剧烈腹痛,或伴有便血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为了更好预防年轻人的“肠中风”发生

我们也要进行适当宣教

请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作息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2.多喝温开水,避免饱食以及摄入过多的油脂;

3.避免直接摄入温度过低的冰镇水果、饮料、酒水等。

参考文献:

  1. 俞赛玉,缺血性肠病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9月第7卷第18期

  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84—1985.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老年消化内镜协作组.老年患者消化内镜操作指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4.5.

规培医生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血管,腹痛,缺血性,肠系膜,中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