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辅相成,施国海教授浅谈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在肾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浦江肾脏肿瘤高峰论坛已于日前圆满落幕,与会专家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伟大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国肾脏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双高”做出重要贡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施国海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冷冻与射频消融在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治疗中的价值》,CCMTV小编有幸采访到施国海教授,为我们进一步二者的区别、临床价值和未来展望。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施国海教授接受CCMTV专访
Part 01 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对肾肿瘤原发灶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方面有哪些不同?临床上您如何进行选择?
施国海教授:随着物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肾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逐渐加深,目前聚焦微创消融技术在肾癌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聚焦能量消融中,最常见的是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可用于肾脏肿瘤原发灶的治疗。目前根据文献报道和我中心几十例患者的随访数据发现,对于小肾肿瘤,即4cm以内的肾癌,通过冷冻或射频消融,肿瘤的五年无复发率高达95%以上,可以达到很好的控瘤效果。
冷冻和射频消融这两种治疗模式有什么不同呢?冷冻消融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可能更轻微,因为冷冻具有止痛的作用,而射频消融后,患者可能局部略有不适。此外,冷冻消融方面,我中心采用的是CT引导下的冷冻消融,可以根据CT影像下冰球的范围来判断肿瘤的治疗范围,对肿瘤进行实时的监控,但是,冷冻消融的时间相对较长。射频消融对于肿瘤的控制以热消融为主,通过局部高温使肿瘤固化,然后进行消融。我中心也对一些患者先进行射频消融,再进行肿瘤剜除,这样可以达到零缺血、不损伤肾脏功能、完整切除肿瘤的目的。这两种方式都是目前治疗小肾肿瘤比较确切的方式。
Part 02 肾癌可发生全身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淋巴结、骨及肝。对于不同部位转移灶的治疗,冷冻与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哪些?
施国海教授:肾癌,被称为“1/3”的肿瘤,即首诊时1/3的肾脏肿瘤患者就会发生转移,其余2/3的患者经过根治性治疗后,5年之内又有1/3的患者会发生转移。因此,转移性肾癌是肾癌整体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的数据显示,经过药物筛选,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前提下,给予积极的局部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包括骨转移、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等在内的多部位转移灶进行消融手术,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的数据也显示,对于全身治疗有效的患者,通过积极的局部治疗,在不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前提下可以引起全身的免疫反应。众所周知,经过局部治疗,肿瘤坏死后会释放大量抗原,引起远隔效应,造成转移灶和其他部位肿瘤自动、自发的消失。因此,局部治疗不仅作用于肿瘤的局部,还能引起全身免疫反应,达到消灭远处转移灶的作用,这样的综合效果在临床上对于转移性肾癌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
Part 03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方面,今年发布了一线靶向治疗的优化选择中国专家共识。您认为该共识内容有哪些亮点?请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谈一谈该共识对临床诊疗的影响。
施国海教授: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对肿瘤整体的生物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我们认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在全身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局部治疗能够增加肿瘤的控制率,进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的目的。目前有很多针对局部肿瘤的消融治疗,包括以往大家熟悉的电磁波放射治疗,以及我院也在广泛开展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SBRT对肿瘤的局部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灶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通过大剂量的放疗逆转了以往我们认为肾癌对放疗不敏感的印象。
另外,通过冷能量冻死肿瘤的冷冻消融、应用热能量的射频消融、聚焦微创超声海扶刀,都是目前我院常规开展的项目。我院还有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比如纳米刀,即不可逆电穿孔。传统的消融手段相当于焦土政策,只要是有肿瘤的范围,无论好的组织还是坏的细胞,都进行广泛的治疗。但是纳米刀不同于消融手段,它主要针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保护正常的组织和结构,为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对靠近肾盂或重要解剖器官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可以保留患者术后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未来消融技术在转移性肾肿瘤的治疗范围会逐渐扩大。随着目前全身系统治疗的疗效不断攀升,肿瘤进入了慢病时代,结合简单有效、损伤较小的局部消融治疗将会大大提升肿瘤治疗的疗效,最终达到延长患者长期生存的目的。
施国海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肾癌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学组委员
中国结节性硬化症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协作组秘书长
美国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国际会员
上海泌尿外科外科微创学组委员
上海市肿瘤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Chemistry medical research》《Journal of Cancer and Clinical Oncology》杂志审稿人
上海泌尿外科外科微创学组成员
浦东科技发展基金评委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考教师
审核|施国海教授
责编|赵德云 编辑|梅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