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国医保目录统一,大批药品停止报销(附名单)

2022-07-24 08:32   赛柏蓝

大批药品停止报销,医保调整仍在继续

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稿 | 小春    淘淘    

01

国家医保局:全国医保目录统一进入倒计时   近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同志就地方增补医保药品“调出”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有15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前完成了全部地方增补药品的“消化”任务,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其余16个省份药品“消化”的完成时间为今年年底。

75931658617231340

也就是说,到2022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都将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2020年起,国家医保局开始实施地方增补目录消化三年行动计划,对原省级药品目录增加的药品,3年内按40%、40%、20%的步骤逐步消化,其中重点监控品种先行移出。

每个省份在消化增补品种的数量一般为200-300个,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云南省要消化的品种数量近800个,江苏省消化的品种数量在345个左右。

纳入医保是产品实现放量的主要途径之一,被清退出医保目录的药品,销售额往往会大幅下滑。

原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告诉赛柏蓝,退出地方医保目录的药品,很多在国家医保目录中都有替代产品。患者虽然还能继续使用这些退出的药品,但是不能报销,同时可以预计的是,各地的医生也可能会减少使用被踢出地方医保目录的药品,对相关药企的影响非常大。

徐毓才指出,其实地方医保增补目录清退本早就有安排,但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到离完成时间越来越接近,各地加快清退速度时,才感到震惊。而推动全国医保目录统一可以加速药品生产企业的整合,剔除省一级的药品增补目录后,依靠省医保增补维持市场而无法进入国家医保的小厂家自然会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增补目录药品的清退并不是结束。

答记者问中,国家医保局表示,推动全国医保用药范围的统一的用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增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医疗保障待遇的平衡性和普惠性;

二是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药品购买市场,更好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作用;

三是有利于为更多新药好药及时调进医保目录腾出空间,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

四是有利于提升群众异地就医便利性,改善医保服务体验,增进民生福祉。

也就是说,除了推动医保公平外,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合力,加强医保对医药市场的影响,推动更多好药、新药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医保目录也是国家医保局推动全国医保用药统一的一大动力。

随着全国医保基本用药范围的统一,凭借地方保护、特殊操作等进入医保的后路被堵死,每年一次的国家医保目录常态化调整,成为药企进入医保的唯一准入渠道,企业降价意愿更强,在同一平台竞争也更加公平。

同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坚持“有进有出”,性价比高、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后,临床价值低、可替代性强、临床使用量少的产品仍面临被调出医保的风险。实际上,2021年医保谈判中就有11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

02 药企年终“迎考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下称《调整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

国家医保局表示,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主要特点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优化申报范围,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二是完善准入方式,非独家药品准入同时通过竞价方式确定医保支付标准;三是改进续约规则,根据不同情况将药品纳入常规目录管理或采取简易续约的模式,稳定各方面预期;四是优化工作流程,将评审环节优化整合为综合组和专业组专家联合评审,使评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根据《调整方案》内容,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方案的时间安排是:5-6月准备,7-8月申报,8月专家评审,9-10月谈判,11月公布结果,12月有望形成目录。目前正处于各家药企的申报环节。

徐毓才强调,企业要想进国家医保,需要清楚医保目录的遴选标准,努力达到标准条件。企业首先需要做的是评估药物的疗效,如果一个药的临床疗效各个方面有价值,应该积极地申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研发实力的考验,一般来说,临床价值低的产品企业的研发实力也将被打一个问号,很难进入医保目录,只能挖掘目录外市场。

根据风云药谈整理,目前医保谈判准入条件的药品接近170个,哪些产品最有希望进入医保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被多次强调的儿童药方面,米内网统计,目前有17款儿科药有望进入2022版国谈目录,其中化学药15个、中成药2个,涉及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厌食症等用药领域。

创新药方面,据MedTrend医趋势统计,今年首次参与谈判的“上市一年内”创新药或将达50余款,其中国产新药超30款,占比约60%;进口药约20款,占比约40%。

本土企业中,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满足条件创新药数量较多,各有3款产品。

百济神州包括:注射用卡非佐米(多发性骨髓瘤)、达妥昔单抗β(神经母细胞瘤)、司妥昔单抗(罕见病);恒瑞包括:达尔西利(乳腺癌)、恒格列净(II型糖尿病)、瑞维鲁胺(前列腺癌)。

除此之外,信达、君实、再鼎等药企也有产品将参与医保谈判。

PD-1/PD-L1一直是国谈当中的焦点,今年国谈又将有5款PD-1/PD-L1进入谈判,包括去年未赶上的3款PD-1(来自康方生物/正大天晴、誉衡生物、复宏汉霖),以及2款新PD-L1(来自康宁杰瑞/思路迪/先声药业、基石药业)。

此前,信达、恒瑞、百济、君实的PD-1产品降价幅度平均达75%,而在今年竞争或比以往更加激烈。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连续4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累计将507个药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

2021年医保谈判成功药品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另有7个直接新增品种,累计新增74个目录外药品。

徐毓才认为,目前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过剩,多且杂,企业数量达到3万多家,对标美国是不超过300家。因此,近年来的多项医改政策背后都存在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用意。

每年的国谈都被称作药企的“年终大考”,今年又将有哪些药企脱颖而出,令人期待。


附:各省地方医保后续调出安排(部分)

北京(12月31日)

43511658617231405

87401658617231501

61281658617231595

63031658617231673

80771658617231739

广西

84481658617231797 21731658617231939 49431658617232122 99551658617232228

天津

82461658617232326

94151658617232391

25491658617232458

46261658617232526

17231658617232594

18281658617232680

80881658617232743

53831658617232813

94821658617232879

33101658617232947

12071658617233015

9381658617233079

3171658617233171

98381658617233234

47801658617233308

80251658617233372

四川

88841658617233436 4851658617233502 56661658617233611

安徽(2023年1月1日调出

75421658617233676

95391658617233854

24181658617233924

42161658617233992

青海

14961658617234060

44011658617234125

20101658617234186

6473165861723430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保局,医保,目录,药品,名单,报销,全国,统一,停止,大批,国家,药企,增补,企业,消化,数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