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Clip™)
2022年7月10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吕树志副院长带领的心脏介入团队,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丁旭萌院长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医学院阜外医院谢涌泉教授提供技术指导,心内四病区范丽勇副主任、介入科华朋铎副主任、超声科韩玉培主任及李珂医师、麻醉科黄庆先主任及护理团队等默契配合,以及急诊科符会妮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团队、季元章主任心脏外科团队后备保障情况下,成功为我院一位重度二尖瓣返流病患者应用MitraClip™系统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手术圆满成功。
图一:吕树志副院长团队
此次手术应用“微创介入”的新方案,仅需要进行股静脉穿刺入路(避免开刀),在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性的前提下,为患者带来极小的手术的创伤与优秀的临床预期效果。同时也标志着南阳市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心脏瓣膜领域的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未来我院心脏介入团队将会继续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深耕细作,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胸闷气急3月余”入院。经诊断,患者二尖瓣前叶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MR≥4+),二尖瓣部分腱索断裂,三尖瓣轻度返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手术风险高。术前,吕树志副院长介入团队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反复研究,结合心外科、麻醉科、超声科会诊意见,心脏介入团队充分讨论后考虑微创介入方案,使用 MitraClip™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制定完备的手术植入策略,力求实现最优临床效果。
图二:术前食道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大量返流
手术难点 患者二尖瓣病变部位特殊(A3为主,累积A2),此处极易损伤瓣叶及瓣下结构和心房组织;且左房上下径小,拟房间隔穿刺高度有限,脱垂瓣叶活动度大,瓣叶长度有限,抓捕难度大,食道超声对于穿刺位置及夹取位置的精准评估极其重要,手术难度较高。 手术过程 手术中在全麻状态下,经右侧股静脉穿刺,通过MitraClip™独特的三层双调弯设计,经房间隔穿刺顺利将导管送入左心房和左心室,随后,在食道超声及X线引导下,到达二尖瓣膜目标位置调整角度(图三),准确捕获并夹合前、后瓣返流严重部位(图四),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减少二尖瓣返流。使用经食道超声评估:返流几乎消失(图五),且夹取位置精确,无瓣口狭窄(图六),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图七),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图三:左房内调整Clip将其定位在病变部位
图四:瓣下调整角度并成功夹取瓣叶
图五:关闭Clip,返流几乎消失
图六:跨瓣平均压差良好,无狭窄
图七:肺静脉逆流较术前明显改善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心脏瓣膜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变,指患者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得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R≥3+)可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心跳过快等症状,会增加患者心衰、心律不齐、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尖瓣返流发病率居心脏瓣膜病首位。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估测,中国中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数量在800万以上,其中75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 。但由于传统的外科开胸治疗方法相对高龄或高危患者,风险较高,所以高龄患者中得到手术治疗的比率低于2% 。 区别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 同时,微创的方式更适合高龄高风险的重症二尖瓣返流患者,在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风险的同时,更有术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