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孩子突发意外怎么办?这些“保命”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

2022-07-23 08:26   南京市儿童医院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科普

暑期意外伤害

眼下正值孩子们的快乐暑假,也是意外伤害高发的时候。误服、呛奶、溺水、头部外伤……这些常常发生在家中的意外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如果孩子发生了意外,家长该怎么办?

这些“保命”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

1  消化道异物?

60711658534410184  

“误吞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5岁及以下儿童占比高达75%。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又缺乏对危险的判断和预防能力,常常“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硬币为最多见的消化道异物。其他异物包括电池、磁性异物、⽑发、别针、塑料笔帽、玩具、电动牙刷头、大头针、图钉、笔头、枣核、鸡⻣、螺丝钉等。

发现孩子误吞异物了怎么办?

1、发现孩子吞食异物时,应禁饮禁食,及时就医;

2、尽量不要自己强制催吐,以免二次伤害;

3、误吞鱼刺、碎骨头,感到咽部不适,不要喝醋、吞饭,以免加重病情;

4、误食清洁剂等腐蚀性化学物质时,用牛奶漱口,带上误食的腐蚀剂产品或外包装或说明书,立即送医。

13711658534410407  

这些东西吞进肚子很危险,家长格外要注意!

1、纽扣电池:

纽扣电池有可能造成消化道梗阻,甚至产⽣碱烧伤、电烧伤、机械损伤等,短时间内可引起⻝管溃疡、穿孔、感染等,甚至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吞咽困难、呕吐、发热、呕血、⿊便和腹痛等临床症状。

2、尖锐物品(如枣核、钉子)

由于儿童消化道管腔相对狭小,误吞异物容易发⽣滞留,导致窒息、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其中食管穿孔的危害较⼤。⻝管穿孔可出现发热、吞咽困难、流口水、呕吐及腹痛等表现,严重时出现⽓促及呼吸困难等。

3、磁力珠

通常误吞单个磁力珠后短时间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有多个磁力珠在消化道内,可能因磁吸导致胃肠道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取出异物。

44071658534410564  

4、强酸强碱

口服强酸者:禁服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碳酸盐类中和,以免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致胃肠胀气、穿孔。可首先用牛奶、豆浆、蛋清、食用植物油等口服,以保护消化道黏膜,稀释中和胃中酸性物。

口服强碱者:可口服米醋、柠檬汁,也可服用牛奶、蛋清等。

误服强酸、强碱72小时后到2周内不能行内镜检查。

2  婴幼儿呛奶

呛奶在婴幼儿比较常见。症状较轻的孩子可能只是轻微呛咳;情况较重,可能呛到气管里,引起肺炎;更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窒息。

如何预防呛奶?——姿势要对、不要逗笑

1、孩子吃奶的时候要专心,家长不能与其逗笑、玩闹;

2、孩子吃奶时不要仰面躺着吃,应由家长抱坐着,让孩子上身微微倾斜;

3、如果孩子感冒、鼻塞,会更加容易呛奶,家长要格外注意,应尽量喝慢一点,或者吃两口奶,拔出奶瓶让孩子喘口气,然后再吃。

94871658534410639  

孩子突然呛奶了怎么办?

1、首先将孩子侧身,给他拍背,帮助将奶液咳出来;

2、如果呛咳厉害,孩子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此时家长可以参考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应如下操作:

1、家长坐下或跪下,将婴儿放在膝盖上;

2、使婴儿脸向下,略低于胸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作为支撑;

3、用另一只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之前用力冲击5次;

4、空手放在婴儿背部,手掌托住枕部,将婴儿夹在两臂之间,完全翻转;

5、以两指在婴儿胸骨中下⅓处进行五次快速冲击按压,以每秒一次的频率进行。

3

溺水

除了小水塘、河边、泳池等容易发生溺水,家里的水桶、澡盆也有可能引发溺水。因此,家长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紧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和引导:

1、教育孩子不要靠近陌生水域,不要在水边嬉戏玩闹;

2、游泳应在正规的泳池,配有救生设备、救生员,并在家长的看护或陪伴下进行;

3、不要让幼童独自洗澡,澡盆放水后家长不要离开;

4、不要在家中存水,如果储水请一定在容器上加盖盖子。

891658534410757  

孩子发生溺水怎么办?

溺水者最初和最重要的治疗是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通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应就地开始心肺复苏,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  头部外伤

很多家大人眼中再平凡不过的居家用品,却可能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成为孩子的致命“凶器”。

筷子、剪刀、螺丝刀、镊子、铅笔、树枝、竹签……这些都曾出现在医院的手术台上。

如果孩子头部不慎插入了异物怎么办?

1、无论创口大小、深浅,无论插入的是什么东西,都不要自行拔除;

2、立即、就近送医治疗。

96091658534410972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安全教育,尖锐的物品不能给孩子当做玩具,玩耍、运动过程中手上千万别拿任何东西,尤其是行动能力强,保护意识又不足的两、三岁的孩子。

策划:雨路、陈小故

内容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苏晓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消化道,保命,呛奶,婴儿,溺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