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症119】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导读
人类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颅神经与脊神经(称之为周围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它是人体的最高级器官,主宰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在我们日常诊疗工作中,每天都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病症,并回答与其疾病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的常见问题按疾病的类别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广大神经系统患者的寻医问药提供指导和帮助!
——《神经系统病症300问》
Q:
曾女士(武汉):3个月前,我丈夫因性格及行为异常而去医院就诊,CT提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周围水肿明显,有强化效应。术前医生考虑为脑胶质细胞瘤。随后在神经导航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由于医生又追问了我很多问题,并且检查了一些让我费解的项目 (如AIDS)。我想了解一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因及治疗效果。
A: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是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该肿瘤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本病较少见,仅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发病年龄以 45~70 岁为高峰。病因不十分清楚,目前有几种学说:一种认为,PCNSL 起源于软脑膜血管的膜周细胞,后侵入邻近脑组织,并扩展到半球深部结构;另一种认为,PCNSL 是非肿瘤性淋巴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聚集所致。还有人提出,该病是淋巴结或淋巴结以外的B细胞间变而成为肿瘤,随血循环迁移性生长。而真正的原发部位却不很清楚。本病约50%发生在大脑半球,常累及基底神经节、胼胝体、脑室周围白质等。肿瘤无包膜、边界不清、血运丰富、囊变罕见、周围水胂明显。
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可伴有精神与性格方面的改变,这可能与病变波及额-胼胝体区有关。PCNSI 单靠影像学资料而无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下列情况时易患此病:AIDS,器官移植接收者,以及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如果上述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轻瘫、精神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头颅 CT、MRI显示中线区域、脑室周边有多发或弥散性的病灶,则本病的诊断基本上可以成立。但要与胶质母细胞瘤 、转移瘤、脑脓肿、脑炎及脑膜瘤等相鉴别。
洽疗及预后:对本病多采取立体定向活检术,以确定诊断。如果病理确诊为淋巴瘤,应立即行手术切除,术后做放射外科治疗及化疗。同时,可使用激素和脱水药物,以改善症状。这些疗法的远期效果较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